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珠海航展匯聚多國大型運輸機,解放軍運20相比如何?答案已經揭曉

珠海航展匯聚多國大型運輸機,解放軍運20相比如何?答案已經揭曉

原標題:珠海航展匯聚多國大型運輸機,解放軍運20相比如何?答案已經揭曉


運20亮相珠海航展


近日,隨著珠海航展帶給人們的驚喜漸入尾聲,在殲20、殲10BTVC等「主角」戰鬥機大出風頭的同時,運20作為國產「20家族」體型最龐大的一員,熱度卻明顯不如戰鬥機「同行們」。但作為戰略空軍的核心一環,大型運輸機展示仍舊是珠海航展航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處為伊爾76MD,遠處為C17


美國的C17,俄羅斯的伊爾76、伊爾476,歐盟的A400M運輸機都曾以實機或模型的形式亮相珠海航展。與運20一樣,它們都是各研發國戰略運輸的中堅力量。儘管它們沒有C-5、安124這類巨型運輸機那麼恐怖的裝載量,但卻有著巨型運輸機難以企及的野戰機場起降能力,能夠將前線急需的人員、物資「一站式」送到前線,極大提高投送效率。


C17降落在前線機場


美軍現役的C17運輸機素有「環球霸王」的綽號,其優秀的載重、良好的起降能力和航程,使得美軍的「48小時全球打擊」從理論變為現實。2015年,在生產完印度的10架訂單後,C17生產線宣告暫停。在下線的279架C17中,除少量墜毀或用於出口,都在美國空軍及空中國民警衛隊服役。


在緊急時,美軍依靠這一強大的「一站式」運力,可以將一個重裝旅級戰鬥隊(ABCT)在48小時內運抵全球任何一處美軍基地。甚至可以說,美軍的常規戰略威懾力正是靠著看似「默默無聞」的大型運輸機撐起的。



試飛中的伊爾476

俄羅斯近年在原蘇聯伊爾76運輸機的基礎上研發了載重量更大、航程更遠、航電水平更現代化的伊爾476運輸機,後者在總體性能上已經接近於C17。儘管較老的伊爾76MD已經停產,且各項性能已漸漸過時。但由於其野戰機場起降能力優秀、價格低廉,仍是運輸機「二手市場」和「清倉市場」上的搶手貨。目前。伊爾76系列大型運輸機仍是中國、印度和包括俄羅斯在內的獨聯體國家的主力運輸機。



A400M可以說是成也合作,敗也合作


A400M是歐洲聯合研製的產物,由於誕生較晚,其航電水平堪稱運輸機中的翹楚。但由於各國合作研發時出現了大量分工問題,加之歐洲各國普遍沒有強烈需求,這一技術上相當先進的運輸機產量相當可憐(量產5年,僅交付了不足40架),完全成了雞肋機型。


運20殲20同框


中國運20運輸機在總體定位上借鑒了伊爾476的思路,但是在細節設計上,又能看到不少C17的影子。同時,運20還擁有著相當強大的航電系統。唯一的遺憾之處在於,運20目前仍在使用俄制D30發動機(很可能已經換裝國產改進型號渦扇18)。適配的渦扇20大涵道比發動機仍未到位,這令運20在航程與最大起飛重量指標上明顯不如C17與伊爾476(但可以確定好於A400M)


相信,隨著中國航空發動機的井噴式發展,裝上渦扇20發動機的運20「完全體」必將徹底終結中國大型運輸機依賴進口的歷史,甚至有望像運8、運9系列一樣在國際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作者:端平入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情解析 的精彩文章:

3年後,重建的泰坦尼克號再次啟航,有人敢坐嗎?
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嘛,美軍要增購中國大疆無人機了

TAG:軍情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