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居正人生轉折時,戚繼光已經天下聞名位居高位

張居正人生轉折時,戚繼光已經天下聞名位居高位

正文二,續上文「戚繼光曾站在歷史高山上,俯視過小官僚張居正」

(1)戚繼光獲得巨大成功

戚繼光自從台州大捷後,連續打了幾次大戰。1562年,取得福建大捷;1563年,取得興化大捷;1564年,取得仙游大捷。

因為,興化之戰取得大勝,斬殺倭寇五千多人。明廷根據近年戚繼光的戰果,封其為都督同知,任命為福建總兵,代替了調往南贛任總兵的俞大猷的職位。自此,抗倭第一名將由俞大猷轉化為戚繼光。

1565年又和俞大猷合力將海盜吳平打敗,抗倭雙星鎮耀天下。

1561年,是戚繼光人生的轉折點。那麼,張居正呢?

與戚繼光人生轉折點非常相近,1564年則是張居正的人生轉折點。

(2)1564年,張居正迎來人生轉折點

1562年,徐階代替嚴嵩任首輔後,才開始嶄露頭角。張居正先是參與重修《永樂大典》,其後擔任侍讀。到了1564年,在徐階地推薦下為裕王侍講侍讀,從這時起張居正才算徹底翻身。

可以說,當張居正在積蓄力量的時候,戚繼光已經名譽天下。因此,許多人在討論戚繼光什麼時候進入張居正視野的問題時,忽略了這一點。更合適地說,張居正何時進入戚繼光的視野才對。

戚繼光早於張居正崛起,應該是張居正何時進入戚繼光的視野而非相反。所以,戚繼光不會仰視張居正,一些人本末倒置非要追問戚繼光何時進入張居正視野。

徐階

(3)蒙古再次強硬

戚繼光為何被調往北京?其主要原因就在於蒙古勢力開始大範圍進攻大明。其主要因素就是「互市」問題。面對蒙古勢力對北京的威脅,徐階調戚繼光北上主政薊鎮,其後受到高拱地垂青。

嘉靖朝時期,蒙古勢力再次做大,對大明甚至北京產生數次威脅。氣得嘉靖皇帝把朱元璋開始祭奠的元世祖轟出了祭祀行列,更使雙方矛盾尖銳。

保衛北京,主要依靠薊鎮。因為,蒙古大兵進攻大明,致使薊鎮在17年換了10位總兵。因此,朝廷上下都對薊鎮沒有合適的領兵將領而傷腦筋。嘉靖去世後,隆慶皇帝繼位。

隆慶元年(1567年)八月,隆慶本來要去天壽山祭祀,但因為蒙古騎兵騷擾,明軍不能確保皇帝的人身安全因此作罷。次月,蒙古勢力又大舉進攻北京,氣得隆慶皇帝勃然大怒。嚴厲要求徐階想辦法。

為此,隆慶皇帝召開群臣會議,要求臣等提出解決辦法。徐階作為首輔建議調戚繼光和譚綸北上,隆慶皇帝表示認可。

俞大猷

(3)欲調戚繼光、俞大猷入京,但俞大猷最終被刷下

1568年三月,譚綸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督薊、遼、保等處軍務和糧餉。五月,譚綸推薦後戚繼光總理薊州、昌平、保定三鎮練兵事務。

在調譚綸、戚繼光等人北上這一問題上,首先提出建議的就是徐階的三位門生——吳時來、李叔和、陳瓚。吳時來建議調戚繼光和俞大猷一同來京,但最終朝廷選擇了戚繼光。

未完待續

戚繼光曾站在歷史高山上,俯視過小官僚張居正

被官場動物們吞噬,戚繼光的北上歲月並不如意文三

戚繼光行賄張居正,躲在太陽後面的俞大猷幸福地離世終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古談今 的精彩文章:

拉美政治何以不穩鬥爭頻仍?源於西班牙殖民地家族化統治
恐怖伊凡真厲害:毫不畏懼土耳其克里米亞、波蘭瑞典四國圍攻

TAG:坐古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