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為何會把文景之治搞沒了?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為何會把文景之治搞沒了?

原標題: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為何會把文景之治搞沒了?


西漢是我國歷史上極為強盛的一個朝代,諸葛亮在其《出師表》中言道:「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西漢的一系列君主都較為賢明,而漢武帝更是被認為是這其中最為出萃的君主。後世很多學者將之與秦始皇並稱,認為其促成了西漢王朝的武功鼎盛。


然在漢武帝即位前,大漢王朝卻處於「文景之治」,據《漢書·食貨志》載:「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這便是「貫朽粟陳」的成語的由來,文景之治是我國的君主時代的第一個盛世。其時,社會安定、百姓生活富足。


而到漢武帝在位的後期階段,雖大漢王朝的疆域在其手中達到了極盛,卻也造成了「海內虛耗,戶口減半」的社會現狀。不但是花光了大漢王朝靠休養生息而積累起來的六、七十年的財富,也讓百姓們流離失所,陷於生活無著的境地。以致後來,漢武帝下罪己詔,說:「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


而繼漢武帝之後的昭、宣二帝,也堪稱為賢君,採取了一系列恢復生產、安定民生的措施,使一度陷入崩潰邊緣的西漢王朝又再度興盛了起來,史稱「昭宣中興」。


從「文景之治」到「漢武霸業」再到「昭宣中興」,由此就可見,這漢武霸業背後的沉重代價。司馬光也因此評價道:「孝武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遊無度。使百姓疲敝起為盜賊,其所以異於秦始皇者無幾矣。然秦以之亡,漢以之興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統守,受忠直之言。惡人欺蔽,好賢不倦,誅賞嚴明。晚而改過,顧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乎?」


在明太祖朱元璋期間,其時,日本對大明無禮,朱元璋還是強忍怒火將日本列為永不征討的國家之一。這並非當時大明欠缺征討的軍事實力抑或朱元璋有好生之德、不願妄動干戈。而是其看出征討日本無利可言,得其地不足耕、得其民不足使,所以征討日本也不過是徒耗錢糧、徒流將士鮮血而已。


而漢武帝可謂是窮兵黷武,並朝鮮、吞百越、征大宛、破匈奴,這些業績讓後世的人看著,是覺得很過癮。但是,卻落不到實處。漢人的生存疆域,從秦始皇到清末,二千餘年沒啥大的變動。清末漢人居住在的所謂「關內十八省」+遼東的部分,就跟秦朝時的疆域版圖大致相當了。



在這兩千餘年期間,雖漢唐時期都大力的開拓西域。但是卻也只是在軍事上的駐守而已,而非能遷徙內地的漢人去生活居住。漢人能夠大規模地遷徙新疆,得等到解放後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設立了。

漢武帝北擊匈奴也是同樣的道理,其時的匈奴並不能構成對大漢王朝的致命威脅。在匈奴強盛的冒頓單于時期都莫能奈大漢朝何,更何況此,已較衰弱的伊稚斜單于時期。而大漢朝費盡心力地將匈奴人打壓下去又能怎樣?你大漢朝又不能遷徙內地的居民去居住,而徒使北方的草原上換了個主人而已。


北方草原上是:走了匈奴,來了鮮卑。走了鮮卑,來了柔然。走了柔然,來了突厥。走了突厥,來了回鶻。走了回鶻,來了契丹。走了契丹,來了女真。走了女真,來了蒙古。走了蒙古,又來了女真。。。


北宋王朝末年,也是費盡心思地想聯合金人搞掉遼人。後在南宋期間又聯合蒙古人搞掉金人。豈不知,這遼人要比金人、蒙古人要和善、文明得上百倍。費盡心思,搞掉了一個較為和善的鄰居而換來了更為兇殘的鄰居,這又是何必呢?


在你還沒有能力開發經營這些地方的時候,這些地方就是無用之地。漢武帝滅了閩越國,便將閩越國舉國遷往江淮內地,而焚毀了閩越國的城池宮殿。我國能夠大規模地開發福建地區,得等到唐朝的安史之亂以後了。


秦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南征百越之地,使得五十萬秦軍南征而未返。以秦朝的當時生產條件,又何曾具備開拓百越之地的能力。


中國的近代疆土大蹙,那是晚清政府的無能所致。若不是,清末的關內百姓大規模地闖關東、走西口,我們會失去的更多。我們要追溯對領土的固有主權,不必要追溯到那麼久遠,那毫無意義。若漢武帝是處於晚清的階段,而大力開拓四方,其所付出的代價或是值得的。而在兩千多年前的漢朝,窮兵黷武,去開拓那無用之地卻是不值當的。


而漢朝將匈奴人降服後,將其內遷到關內,匈奴人勢弱時,其也表現的很乖順。一旦,中原王朝的實力稍有不逮,而出現了可乘之機。匈奴人便露出了兇殘的面孔,五胡亂華時,第一個起來作亂的胡人便是匈奴人,而此時的匈奴人甚至都不需要跨過長城的關隘,就可以舉起了屠刀。歷史又豈能不讓人深思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聞知社 的精彩文章:

漢惠帝去世,呂后哭而不哀,張良之子一語道破玄機
古為罪犯的流放地,卻成為我國近代第一城

TAG:歷史聞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