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言傳身教:總被我們忽略的最佳教育方式

言傳身教:總被我們忽略的最佳教育方式

縱觀歷史上諸多亡國覆家的悲劇,父母沒有做好榜樣、教養不到位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而另外一些人之所以大有作為,父母言傳身教是一個重要的促進因素,所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漢惠帝是劉邦與呂后之子,漢朝的第二個皇帝。他在位七年,年僅二十四歲就去世。後世不少人評價惠帝懦弱無能,甚至非常昏聵。

其實,惠帝天性仁慈,做一個守成君主應該是沒問題的,剛即位時候一度想大有作為。

如班固就積極評價漢惠帝:「孝惠內修親親,外禮宰相,優寵齊悼、趙隱,恩敬篤矣。聞叔孫通之諫則懼然,納曹相國之對而心說,可謂寬仁之主。遭呂太后虧損至德,悲夫!」

就是說,惠帝這個人對兄弟親戚有情有義、努力保全兄弟,優待重用宰相曹參繼續與民休息,且能夠做到聞過則喜,堪稱寬仁之主,這個評價可以說是非常之高了。

隨後班固話鋒一轉,可惜的是惠帝有呂太后這樣一個不好的母親

實際上,呂太后非常強勢、狠毒,惠帝常常感受到來自母親方面巨大的壓力。

當有一天他在茅廁見到被自己的母親殘害成「人彘」戚夫人的慘狀後,他再也忍不住了,對呂太后哭訴道:「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有這麼一個陰毒的母親,他精神徹底崩潰,再也無顏面面對臣民。

從此,他終日借酒澆愁、不理政事,甚至無力吐槽,直至英年早逝。惠帝可謂是「成也蕭何敗蕭何」,身為呂后之子,是他的幸運,更是他的不幸。

他因為是呂后的兒子而得以繼承帝位,也因為是呂后的兒子鬱鬱而終,正式作為家長的母親做得不合格、不到位,使得一個寬仁之主最終無所作為,早早離世。

與惠帝不同,後來即位的文帝卻有一個善良的母親——薄太后。

呂后去世後,政局大亂,歷史選擇了當時代王劉恆,在周勃、陳平等大臣的主導下,文帝從代國入主長安。

當時還有齊王、淮南王等資歷深諸侯王,史載:「代王西向讓者三,南向讓者再」。之所以選擇文帝,是因為諸大臣深受呂后殘暴之苦,不願意再出現一個呂后,而薄太后仁善,於是推舉劉恆即帝位,就是後來的文帝。

農民起義領袖陳勝還在為人佣耕的時候就立下了鴻鵠之志,說出了「苟富貴,勿相忘」這般豪言壯語。

其實在薄太后沒有得到劉邦寵幸時候,與管夫人、趙子兒交好,她們有一個約定,以後不管誰先富貴,都不要忘了其他二人。薄姬等三人的約定在歷史上,雖然沒有陳勝有名,卻做得更好。

母親的仁善不僅成就了劉恆的帝位,她節儉的品行、善良的品性也深深影響了文帝,在某種意義上,是薄太后成就了「文景之治」。

人們在評判一個人素質不高時候,往往會說這個人沒有家教或沒有教養。

中國文化注重孝,同時也注重慈,注重父母給兒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所謂「子不教父之過」。

近代以來,由於劇烈的時代變遷,有的人沒有在經過孝慈文化熏陶、自己尚未真正「成人」的前提下,就為人父母,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子女的成長產生了不利影響。

實際上,培養優秀的子女,更重要的不是給他們創造多好的物質條件。

送他們去貴族學校,滿足他們這樣或那樣的慾望,這是溺愛而不是慈愛,不是成就子女而是對子女的一種溫水煮蛙。為此,今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算計別人 終究是算盡自家
生命如歌:做人呢 最重要的是開心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