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還想去洗手間做壞事?小心被AI抓到!

還想去洗手間做壞事?小心被AI抓到!

選自IEEE Spectrum

機器之心編譯

作者:Jeremy Hsu

參與:李詩萌、張倩

為了幫助學校應對日益嚴重的電子煙泛濫及霸凌問題,一家名為 Soter 的科技公司開發了一種 AI 設備,用於監測學校洗手間電子煙的使用跡象和霸凌聲音。該設備在北美學校中非常受歡迎,有些學區已全面部署。

為了應對初、高中學校電子煙日益流行的問題,學校拆除了洗手間的門、在洗手間安監視器甚至將其關閉。有一家美國公司給學校提供 AI 輔助的校園監控設備,來幫助老師和管理者監管洗手間里的電子煙或霸凌現象,這已經轉化為這家公司的一項穩定業務。

Soter 科技公司在開發 Fly Sense 之初就充分考慮了監測霸凌的功能。但學校開始詢問公司能否幫助他們監控電子煙的問題——由於 Juul 電子煙的風靡,這股風潮在學生中被稱為 Juuling。為了應對學校的需求,Soter 公司將 Fly Sense 做成了雲連接的感測器,它既可以檢測到電子煙的痕迹,也可以估計出可能表示打架或霸凌的聲音。

Soter 科技公司的 CEO,Derek Peterson 表示:「學校一般都會安裝這個系統,而在安裝後的前兩周就發現了不少電子煙事件。繼續執行那些懲罰學生的政策後,他們就會發現電子煙事件在逐漸減少。」

美國和加拿大已經有超過 200 所學校安裝了 Fly Sense,這些學校跨越了至少 23 個州。弗羅里達和加利福尼亞的四個學區成了 Fly Sense 系統的「全面部署區」。其他學校也緊隨其後。Peterson 說,該公司在上個月發出了超過 400 個 Fly Sense 設備。

Fly Sense 設備用了經過訓練的機器學習 AI,來檢測筆式電子煙、電子香煙以及其他電子煙隨身用具產生的水汽的特徵。在學生中流行的大部分電子煙設備都含有有氣味的電子煙液體——有時候這種液體也稱為「煙油」——煙油中含有大劑量致癮的尼古丁。安裝後,每個 Fly Sense 設備都會學習給定洗手間中水汽的基本模式,系統可以根據需要相應地調整可定義為異常的閾值。

電子煙的不斷發展創造了各種各樣的技術競賽,促使 Soter 科技公司持續更新其電子煙特徵的分類庫。例如,Fly Sense 的第一個版本無法檢測到 Juul 電子煙的水汽特徵,而這種電子煙在學生中尤為流行。

從那以後,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八月份,該公司發布了 Fly Sense 的 2.5 版,並希望能在 2019 年春季推出 3.0 版。Fly Sense 未來的版本甚至可以進行更複雜的化學分析,可以分辨出帶有尼古丁的電子煙特徵和四氫大麻酚(THC)——大麻中的活性化合物——之間的差別。

Soter 科技公司聲稱,Fly Sense 系統在監測電子水煙方面的準確率可以達到 70%~80%,該系統可以幫助學校減少平均 70% 的電子水煙事件。

但 AI 推動的洗手間監測仍需大量的人工幫助。當疑似電子水煙事件觸發調查時,學校要派人去確定監測結果是否屬實。這種反饋有助於訓練系統提高準確率。

在洗手間中安裝了 Fly Sense 的學校可以訪問 Soter 科技公司的自動化雲平台,該平台可以追蹤 Fly Sense 收集到的數據,並管理警報系統。學校的管理員甚至可以管理這個系統,規定只有特定的教師才能在手機上收到來自某些 Fly Sense 設備的警報。

Fly Sense 的雙重任務意味著它也可以根據分貝數檢測聲音大小,來監控霸凌或打架事件。如果洗手間或更衣室中的聲音超過了給定的聲音閾值(學校管理者可以根據需要調整該閾值),它可以觸發相似的手機警報,從而提醒教師或校長進行調查。同時,該系統無法識別自然語言也無法分辨到底是誰的聲音,打消了學生對於隱私問題的擔憂。

Peterson 說:「開發該產品的初衷是要解決霸凌問題。高中時(那會兒我才 1 米 5 多一點)被霸凌的經歷讓我萌生了這一想法:我希望能幫助這世界擺脫霸凌。」

無論用法如何,Fly Sense 似乎吸引了許多學校的目光,這些學校有著不同但相似的問題及演變趨勢。據報道,美國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學生都曾被霸凌過。這是一個每年可能影響數百萬學生的問題。而就電子煙而言,2017 年美國全國青少年煙草調查發現,約 210 萬學生曾使用過電子煙。

電子水煙的趨勢還為 Fly Sense 吸引了來自業界的新客戶。Peterson 說,許多大公司都禁止在公司里抽電子煙,而他們似乎和學校一樣,對 Soter 科技公司提供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很感興趣。但是由於近年來電子煙在學生中迅速崛起,學校仍舊是這一高科技解決方案的主要市場,他們還在為學生抽電子煙的行為而不斷鬥爭。

Peterson 說:「每天大概會有 20 個學校向我們諮詢這一產品。」

本文為機器之心編譯,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獲得授權。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之心 的精彩文章:

人物 | OpenAI背後的領袖Ilya Sutskever:一個計算機視覺、機器翻譯、遊戲和機器人的變革者
首場AItutorial明日上線 | Greg Mori帶你了解人類行為識別的前世今生

TAG:機器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