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馬雲最害怕的,全被這部良心片說出來了!

馬雲最害怕的,全被這部良心片說出來了!

雙十一到了,毒粉們又要剁手了吧?

在各種打折促銷的誘惑中買買買,曾經千手觀音,如今斷臂維納斯。

千萬要記得留一隻手,用來吃土。

如果土不好吃,沒關係,冬天已到,西北風也來了,管飽。

作為一個熱愛思(zhuang)考(bi)的影評人,此時此刻,毒藥君發出了靈魂拷問——我們為什麼熱愛買買買。

看書解惑模式走起。

在讀完鮑德里亞的《消費時代》,三浦展的《第四消費時代》和德波的《景觀社會》,毒藥君發現——讀書太花時間,看片時間都大大減少了。

對求知慾旺盛的毒粉而言,書要讀,這部紀錄片更要看。

《無節制消費的元兇》第一季


The Men Who Made Us Spend Season 1

紀錄片王者BBC打造。

第一季有三集,每集48分鐘。

豆瓣評分8.8,可見它的質量。

網友表示值得看,

因為長見識。

消費社會,處處都是套路。

它也說出了馬雲最害怕的事,見招拆招,讓剁手黨明白,為啥總是忍不住買買買。

因為商家有一百零八個套路操縱我們去消費。

套路一、計劃報廢

將產品做成易損品,降低產品使用壽命,從而達到刺激消費的目的。

這已經是業內心照不宣的秘密。

計劃報廢最初被應用在電燈泡上。

20世紀20年代,幾家全球壟斷公司組成福玻斯聯盟

聯盟簽約規定,燈泡壽命限制到1000小時。

而之前的壽命可達2500小時。

協約還規定,如果有公司違約,將會被處罰。

福玻斯聯盟在戰後被解散,但是它們的精神卻源遠流長。

比如洗衣機中會有極易損壞的加熱元件。

比如內置計數器的列印墨盒。

這樣只要列印到計數器設定的數量。即使有墨,也會提示墨已用盡。

事實上,只要重置計數器,墨盒能夠照常工作。

不用列印墨盒,照樣會被套路。

蘋果手機「計劃報廢」的電池門事件了解一下。

非蘋果手機用戶也不要開心得太早。

其他手機品牌為了增加銷量,依舊會向計劃報廢低頭。

在計劃報廢面前,物的消亡成為順其自然的社會現象。這是現代工業文明的邏輯,正如我們尊敬的鮑德里亞老師說,

在以往的所有文明中,能夠在一代一代人之後存在下來的是物,是經久不衰的工具或建築物,而今天,看到物的產生、完善與消亡的卻是我們自己。

事實上,因為見怪不怪,習以為常,即使明白計劃報廢,我們也不會憤怒。

因為持續消費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

女人的心情,三分天註定,七分靠shopping,這是不是在說你?

套路二、有序製造不滿情緒

有序製造不滿情緒,其實利用了人性中的獵奇和攀比心理。

對於某些人而言,我最喜歡看到那種我買得起而你買不起的羨慕模樣。

這個套路的提出者是通用汽車公司前總裁斯隆。

他希望消費者像購買衣服鞋子一樣,購買汽車。

為此,斯隆決定每年都推薦新款。

汽車硬體配置沒啥更新,就在汽車外觀和顏色上做文章。

肯定有人問了,顏色改變也能刺激購買慾?

當然,有錢人可以買來搭配自己的衣服或者鞋子。

那些換不起車的,可以換衣服鞋子手機。

蘋果不是出了土豪金款嗎?

商家每年都出新款,專註刺激你的消費慾望。

在金錢就是王者的消費社會,錢包的速度似乎總是跟不上產品生產,還是讓我們重溫一下王爾德的名言吧。

在我年輕的時候,曾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現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確如此。

套路三、植入廣告

影視劇是當下最受歡迎的娛樂方式。它也成為廣告植入的風水寶地。

讓影視劇成為商業的宣傳平台,早已是見怪不怪的尋常現象。

有錢賺,影視製作者也樂意為之。比如知名商業片導演馮小剛在拍攝《非誠勿擾》時,單憑廣告植入費用,就已經收回製作成本。

調查發現,植入廣告的營銷效果確實很棒,能夠深入影響大眾購物清單。

明星同款熱銷,彰顯著明星超強的帶貨能力。

舉個例子,《王牌特工:特工學院》就帶動同款系列服飾的熱銷。

影視衍生品,足以讓商家財源滾滾。

套路四、超前消費

以前的窮人是沒有錢的人,不知從何時起,窮人指的是不消費的人。

然而,消費社會最大的矛盾恐怕還是人民的錢包跟不上商品價格。

買不起成為很多人的內傷。

於是信貸服務橫空出世,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

在網購高度普及的今天,某寶推出花唄,某東給你白條,就是讓你買買買。

雙十一到了,你也和毒藥君一樣,收到了花唄和白條的提額許可權了吧?

還有更過分的,總有大學生忍不住剁手,走上了裸貸的道路。

套路五、營造恐懼

營造恐懼,就是為了控制他人。

在《圍城》中,大色狼李梅婷見到頗有姿色的小寡婦,色心又起,就開始營造恐懼,

小姐姐啊,外面壞人多,你可要當心啊。

如果小姐姐涉世未深,恐怕就會落入李梅婷的「溫柔」陷阱,

奴家獨自一人,仰仗大哥照顧啦。

這樣子李梅婷就有可乘之機了。

葛優飾演的李梅婷,可謂神形具備

對消費者營造恐懼,也能夠讓商家財源滾滾。

比如SUV的設計靈感就來自於人類的恐懼。

因為車型大,洋溢著一股「別惹我」的彪悍氣質,讓人更有安全感。

值得一提的是,911事件之後 ,恐怖主義的陰影籠罩著美國。

21世紀初,SUV佔據了美國汽車銷量的20%以上。

弔詭的是,SUV的安全性並非提高,反而更低。

因為設計,SUV的翻車率是普通車型的兩倍以上。更可怕的是,60%以上的車禍都和翻車有關。

這暴露了一個事實,大眾對於SUV的消費熱情來自於情感,而非理性思考。

利用恐懼發家致富,汽車行業當然不是唯一。

比如嗽口水利用了大眾對自己口臭的恐懼。

比如益智遊戲利用了人們對智力退化的恐懼。

再比如,保養產品的盛行更是抓住了我們對衰老的恐懼。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毒粉們有沒有聽過酸鹼體質理論?

該理論宣稱,偏酸性的體制會導致癌症在內的各種疾病。

而這只是一個叫羅伯特歐陽(Robert O. Young)的人為了推銷產品製造的噱頭,就在11月2日,他要賠償一名癌症患者1.05億美元的賠償金。

除了上面列舉的套路,節目中還談到很多。

比如一次性消費文化,品牌授權營銷、成人童稚化等等。

當然,看完這些套,或許依舊有人表示套路虐我千百遍,我待購物如初戀。

還會有人表示,我買的就是我需要的。

騷年,你還是太天真。

因為這種需要很可能是虛假需求。

還是再次掉書袋吧,誰讓你們的毒藥君不是思想家呢?

哲學家馬爾庫塞曾經在《單向度的人》中有精闢論斷,

歸根到底,什麼是真實的需要和虛假的需要這一問題必須由一切個人自己來回答,但只是歸根到底才是這樣;也就是說,如果併當他們確能給自己提供答案的話。只要他們仍處於不能自治的狀態,只要他們接受灌輸和操縱(直到成為他們的本能),他們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就不能認為是他們自己的。

所以,捫心自問,你想買的真的就是你想買的

在當下的商業環境中,我們與這個消費時代暗中合謀,眉來眼去,從而用來滿足自身的需求,才造成今天的困境。

正如網友所說 ,

以商業化來滿足消費者傲慢、嫉妒、憤怒、懶惰、貪婪、淫慾及暴食的需求,為其提供便利乃至除罪化,正是當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超額利潤的重要來源。社交軟體負責滿足你的傲慢、嫉妒與憤怒,外賣業務滿足你的懶惰,泛濫而便利的金融交易滿足你的貪婪,而娛樂產業是淫慾的出口,食品工業的核心則是暴食者最愛的糖與脂肪。

不可否認的是,上面有些消費是生存必須。我們不反對消費,反對的是無節制消費。

這種無節制消費,不僅僅是個人財富的流逝,讓人淪為隱形貧困人口。

它更是對地球資源的浪費。

老牌時尚雜誌《ELLE》日文版2018年8月號,公布了一組讓人相當觸目驚心的數據:

「2014年全世界生產的服裝超過了10兆件,比2000年翻了一倍。

我們衣櫃里的衣服,有70%是不會再穿的。

送去回收的衣服,其中80%只不過是找地方掩埋了。

地球降解一件亞麻襯衫需要2周,降解一件聚酯纖維的裙子則需要200年。

生產服裝需要消耗大量水,一件棉T恤就需要700加侖(約合2650升)水。

世界上20%的水污染是由於服裝行業處理布料造成的。

……」

然而當下的消費環境,一直在鼓勵我們買買,很難停下來。

今年的雙十一銷售額更加驚人,1小時47分成交破1000億 比去年快7小時!

現在看完毒藥君寫的這篇文章,相信會有毒粉會立下flag,鄭重表示,老子雙十一什麼都不買!

然而,到了雙十一,會說:真香!

忍不住剁手,無節制消費,讓我們在隱形貧困人口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說到這裡,毒藥君拿起去年雙十一囤積的紙巾擦了擦微微泛紅的眼睛,繼續碼字多掙錢,還未結清的花唄白條信用卡。

只是今天的我怎麼也想不明白,當年網購的初衷竟然是為了省錢!

近 期 熱 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毒藥App 的精彩文章:

人造歌王Kris Wu,連陳冠希都看不下去了
王思聰一夜漲粉2000萬,有多少是曾經的「不良少年」?

TAG:毒藥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