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官場奪命計中計(民間故事)

官場奪命計中計(民間故事)

川山市有兩個縣兩個區,東北部的縣叫川口縣,西北部的叫川沙縣。兩個縣的縣委書記對副市長的職位盼望已久,都志在必得。

有一年評定國家級貧困縣,川口縣評上了。迎回國家級貧困縣牌匾的那一天,縣城裡人山人海,紅旗招展,鑼鼓喧天,書記親自站在敞蓬汽車上,手捧牌匾游遍了不大的縣城。

這對川沙縣的書記觸動太大了。我們沒評上,就沒有國家的資金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和資助,接下來的日子自然競爭不過他們。作為縣委書記,我的政績肯定比不過他了,副市長的職位這下子就是天上的金絲雀,可望而不可及了。

怎麼辦?那幾晚,川沙縣書記接二連三失眠了,說到底,還是因為想得多了。想得多了,會失眠,會掉頭髮,會眼裡布滿血絲,但也會想到問題的答案。

這不,川沙縣的書記就自以為找到打開這把生鏽的老鎖的鑰匙了。

第二天,他召開縣委常委會,討論借貸建設剛動工的縣南工業園基礎和配套設施的問題,目的是把嫌硬體建設不足而又捨不得本縣軟體服務高水平,欲留還走的客商全部拉回來投資。書記說借貸是要還的,我保證三至五年後有足夠的資金償還。

書記開金口了,其他人那敢吱聲說個不字?只是胡扯了一番天南海北,便應聲附和了。

於是,借貸建設工業園硬體設施的決策便成了川沙縣上上下下這幾年重中之重的工作了。但人們還是在心裡打上大寫的問號,這川沙縣花大本錢投的資到時真的能還本付息嗎?

其實,書記勝算在握,氣閑神定,如閑庭信步,如探囊取物,雖然這次不是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而是經濟建設戰場中化腐朽為神奇。他這樣做,既是為了本縣的父老鄉親和幹部群眾,當然,也是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要不,這副市長的職位會讓川口縣那個傢伙搶走的。那傢伙,……,一提起對方,川沙縣書記便會嗤之以鼻。

接下來,川沙縣書記該抽空忙一下本縣國家的國債基礎設施投資事情了。他如往日一樣處理得井井有條,有條不紊。有一點特別要提的是他親自找縣紀委書記密談了三個晚上,然後再次召開常委會,商議縣委縣政府各部門新建的國債投資項目建設的各部門負責人員,書記親自點將,各部門或一把手,或二三把手擔綱重任。

再接下來,川沙縣書記穩坐釣魚台,看著縣南工業園的硬體設施一天一個樣地成長起來,客商不等完工便紛至沓來,投資興業。因為有了投資的活水,川沙縣的工業一時豪氣干雲,在他任內風生水起。四年過去了,他政績斐然,除了要償還基礎和配套硬體設施的借貸外,他的功業無可挑剔。

就在人們擔心這洞該怎麼填的時候,川沙縣接二連三地發生了系列國債投資基建的窩案,許多部門當年負責建設項目的一二三把手紛紛落馬,他們貪腐的贓款被罰沒進了國庫,說是國庫,實際上就是歸地方財政用的錢。

這樣,當年川沙縣的財政一下子激增了很多,本來這幾年工業稅收和工業帶動其他產業的稅收就水漲船高了,這一下子橫來了這筆夜草,當年建設縣南工業園的基礎和配套硬體設施的借貸能不很快還上?

於是,不久之後,川沙縣書記如願地升任了川山市的副市長。

可就在他上任後的第一百天,網上瘋傳了一篇文章《奪命計中計——縣委書記為陞官設計陷害局長,套取國債償還建設貸款》。

原來川沙縣書記當初為出政績,借了貸款搞縣南工業園的基礎和配套設施建設。之前他接觸過幾個貪腐案例,知道法院把貪官判了後,罰金和沒收財產由法院執行後都是上繳國庫,歸當地財政使用的。

於是他設下圈套,和紀委書記密謀,把紀委掌握的有貪腐問題的各局一二三把手的情況拿來,借本地國債基建投資之機,親自點將,讓這些有問題的貪官負責國債基建。這貪官是不會放過這樣撈錢的機會的,這也在縣委書記的意料之中。

於是,國債投資基建完成了,縣委書記便收割韭菜了。一個一個貪官接連出事,這成了川沙縣國債基建窩案了。法院判決後,罰金和沒收財產入了縣財政,於是,縣南工業園基礎和配套設施建設的借貸償還便有了著落。

按理說,只要川沙縣書記和紀委書記守口如瓶,這件事是誰也不知道的。升任副市長後,他是知道打點紀委書記的,他靠自己的本事把縣紀委書記安排到市紀委坐了一個合適的位置,並給了一筆封口費。這事如果他們倆都不泄半點口風,本該就這樣渺無下文了。

可這位新任的副市長有個毛病,就是愛附庸風雅,追求虛名,糊弄點潮事。他的一個愛好就是寫網文,把自己當官的官場經歷和體驗寫成文字放上網路,然後每天關注點擊量,自我陶醉。

他的這段經歷也被他半虛半實地變成文字放到網上了,當然他用的是網名等虛的信息發表,他自以為萬無一失。

千慮也有一失,那些被判刑的局長副局長們的子女肯定是上網的,恰好有人看到了副市長的網文。那情節是多麼似曾相識,雖然不是每一個細節都對得上,但足以使人產生聯想和懷疑。

於是,這些局長副局長的親屬一起勾連,剛好有一個是黑客級的IT高手,網路攻擊的結果是副市長的電腦里果然有第一手的原始資料。於是局長香艷日記的姐妹篇文章便在網路上瘋傳了。

這樣,副市長的大位還未坐熱,他便進去了。可那些犯事的局長和副局長們卻沒有機會翻身,因為按照刑法理論刑法規定,他們意志是自由的,他們是有犯罪故意的,他們的行為是構成犯罪的。

副市長進去了,一報還了一報了,可局長副局長們卻翻不了身,他們咽不下這口氣,於是便合計要進一步報復副市長。

這樣,副市長的兒子,川沙縣發改局的新任科長在某天晚上被人開車撞死了。紙畢竟包不住火,警方調查下來真相不久後便大白於天下。原來局長副局長及其親屬們只是想撞副市長的兒子,讓他缺條胳膊或少條腿。誰料到被僱傭的行兇者那晚喝多了兩懷,控制不住車子了,最終出了人命。

於是合計進一步報復副市長的局長副局長及其親屬們便有人被加刑和判刑,但畢竟出人命的結果是超越了他們共同故意的範圍,他們只在共同的傷害犯罪故意內負刑事責任,沒被重判。喝高了的受僱傭行兇才對副市長兒子死亡的結果負責。

副市長兒子沒了,但讓他欣慰的是,兒子的兒子還在,當晚本來孫子是和兒子一起出去的,但因為要上廁所,兒子等不及孫子拉完就獨自出門了,要不,可能副市長就絕後了。拔出羅卜帶出泥,副市長兒子之死還被順帶調查出副市長給兒子學歷造假和違規提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行探寶 的精彩文章:

手機里的秘密(情感故事)
再來一個(民間故事)

TAG:西行探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