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一任主席——舒同
舒同(1905年11月25日~1998年5月27日),男,字文藻,又名宜祿。東鄉人(今江西撫州市東鄉區)。書法大師。原中共山東省委第一書記,陝西省委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一任主席,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舒同是中國書法事業的繼承和開拓者、中國書法家協會的創始人和第一屆主席,後任第2屆、第3屆名譽主席、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名譽會長。毛澤東主席讚揚他是「紅軍書法家、黨內一枝筆」,是當代自成一體的書法大師。
舒同是中國書法 事業的繼承者和開拓者,他自幼喜愛書法,5歲學書,14歲即有鄉譽,被譽為「神童」、「東鄉才子」。曾系統地臨過古代碑帖,師法顏真卿、柳公權、何紹基等名家,但師古而不泥古,尊法而求新變,並注意取其精華,大膽嘗試,逐漸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創立了著名的「舒體」,備受海內外推崇。他的書法,寬博端莊,圓勁婉通,用筆老重,藏頭護尾,點劃潤厚通暢,別具風格,是現代書法藝術的傑出代表之一。所謂舒體,就是從「二王」入手,以顏、柳之楷為本,取各家各體之長,使圓渾之勁,用藏鋒之功,寓巧於拙,借古於今,創獨特風格,立「七分半」字體。這個「七分半」,可以說是舒體字的精華,既結體上楷、行、草、篆、隸五體各取一分,風格上顏、柳各取一分,何紹基取半分,合稱「七分半
舒同之所以被譽為人民的書法家,是因為他這位馬背上的紅色書法家身居高位而沒有官架,學識淵博而沒有傲氣,無論誰去求字,他都一一應允。因而,改革開放以後,費縣人多次登門拜求墨寶,舒同先生為「 半塔中學 」「琅琊羲之硯廠」「費縣影劇院」等題名,這些墨寶成為稀世珍品。出版《舒同字帖》(分楷、行、草三本)、《舒同書法》、《舒同書法藝術》等,請文人書法大家、北京大學教授 張辛 撰寫《舒同書法藝術展序》。


※單字精彩,氣韻流暢,通篇錯落有致——集王羲之書法《岳陽樓記》
※王羲之小楷《佛遺教經》無缺字放大本
TAG:書畫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