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黃埔戰術教官,英勇抗日反遭撤職,起義後成51軍首任軍長

他是黃埔戰術教官,英勇抗日反遭撤職,起義後成51軍首任軍長

原標題:他是黃埔戰術教官,英勇抗日反遭撤職,起義後成51軍首任軍長


1894年4月15日張軫出生於河南羅山縣河口寨,24歲時進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一年後因成績優異被保送到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深造,學成回國後在胡景翼部任職,不久後出任黃埔軍校第四期戰術總教官,後來的國軍悍將張靈甫、胡璉和李彌等人都是他的學生。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他出任第110師師長,率部在台兒庄地區和日軍血戰40餘天,因功被第五戰區司令部評為「運動戰第一」而得到傳令嘉獎,張軫本人也升任第13軍軍長。


第13軍是湯恩伯的嫡系,這個位置湯本來打算留給自己的心腹的,現在張軫接任了這個職位,自然引起了湯恩伯的不滿,他時刻準備找機會給張軫小鞋穿,不久後他還真等來了這個機會。隨棗會戰爆發後,日軍向和河南唐河和新野等地進犯,湯恩伯手握數十萬國軍精銳卻不戰而逃,日軍在這一帶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張軫見家鄉父老被日軍如此欺凌,怒火中燒,他不顧湯恩伯務必撤退的命令,率部和日軍展開了殊死搏鬥,許多百姓因此得以安全轉移,89師也付出了傷亡2000多人的代價,湯恩伯見自己的嫡系部隊傷亡如此嚴重,借口張軫指揮不力,上報蔣介石將他撤職,張軫找到湯恩伯理論,指著他的鼻子說:「如今國難當頭,日本鬼子都打到這裡來了。我們是軍人,不抗日對得起老百姓嗎?就不怕遭老百姓的罵嗎?」湯恩伯面紅耳赤,無言以對。


後來多虧李宗仁力保,張軫才沒有被一擼到底,被調到重慶新兵訓練處當了一名處長。自己英勇抗日卻落得個這樣的結局,張軫對國民黨深感失望。慢慢開始和共產黨人有了接觸,後來他出任河南省主席兼19兵團司令,任職期間常常避免和我軍正面作戰,1949年張軫在其女婿共產黨員張尹人等人的勸說下率部起義,起義後他的部隊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1軍,張軫成為該軍的首任軍長,新中國成立後他先後擔任過湖北軍區副司令員、河南省副省長和省政協副主席等職,1981年在鄭州病逝,享年87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態度的學爸 的精彩文章:

這個女人很奇特, 老公當副主席時同意離婚, 進監獄後又死活不離了

TAG:有態度的學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