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了騙過曹操,劉備做出一特殊舉動,最終卻連自己都覺得沒用

為了騙過曹操,劉備做出一特殊舉動,最終卻連自己都覺得沒用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發生在劉備與曹操之間的「青梅煮酒論英雄」之前,相關人物分別為董承、劉備和曹操。原文如下:

玄德不能隱諱,遂曰:「舍弟見操僭越,故不覺發怒耳。」承掩面而哭曰:「朝廷臣子,若盡如雲長,何憂不太平哉!」玄德恐是曹操使他來試探,乃佯言曰:「曹丞相治國,為何憂不太平?」承變色而起曰:「公乃漢朝皇叔,故剖肝瀝膽以相告,公何詐也?」玄德曰:「恐國舅有詐,故相試耳。」於是董承取衣帶詔令觀之,玄德不勝悲憤……共議到五更,相別去了。

玄德也防曹操謀害,就下處後園種菜,親自澆灌,以為韜晦之計。關、張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學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二人乃不復言。一日,關、張不在,玄德正在後園澆菜,許褚、張遼引數十人入園中曰:「丞相有命,請使君便行。」玄德驚問曰:「有甚緊事?」許褚曰:「不知。只教我來相請。」玄德只得隨二人入府見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得玄德面如土色。操執玄德手,直至後園,曰:「玄德學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董承帶著漢獻帝的衣帶詔去見劉備,希望他能與自己一起剷除劉備。劉備雖然答應了董承,但心中依然非常恐懼,擔心被曹操暗害。於是,劉備便親自在府第的後花園種菜。這件事情也很快被曹操得知,曹操派許褚上門邀請劉備到自己的府中一聚,之後便有了「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便是劉備在後花園種菜的真實意圖,叫做「韜晦之計」,意為故意不展露才華,收斂鋒芒,使別人不注意自己。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舊唐書·宣宗記》中的「歷太和會昌朝,愈事韜晦,群居游處,未嘗有言。」

按照史料的記載,劉備在被呂布趕出徐州後,無路可走,只好投靠了曹操。曹操殲滅呂布後,晉陞劉備為左將軍,將其控制在許昌。據《三國志·先主傳》載:「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辭受帝衣帶中密詔,當誅曹公,先主未發。」

劉備又是如何逃出曹操的控制回到徐州的呢?史料中有兩個不同的記載。一個出自《三國志·武帝紀》:「術欲從下邳北過,公遣劉備、朱靈要之。會術病死。程昱、郭嘉聞公遣備,言於公曰:『劉備不可縱。』公悔,追之不及。備之未東也,陰與董承等謀反,至下邳,遂殺徐州刺史車冑,舉兵屯沛。遣劉岱、王忠擊之,不克。」從這個記載來看,劉備是得到曹操的允許後光明正大離開許昌的。

不過,在另外的一個記載中,劉備離開許昌的方式就要特別的多了。這個記載出自胡沖所撰的《吳歷》:「曹公數遣親近密覘諸將有賓客酒食者,輒因事害之。備時閉門,將人種蕪菁,曹公使人闚門。既去,備謂張飛、關羽曰:『吾豈種菜者乎?曹公必有疑意,不可復留。』其夜開後柵,與飛等輕騎俱去,所得賜遺衣服,悉封留之,乃往小沛收合兵眾。」

從這個記載來看,劉備的離開是因為擔心自己使出的種菜計策被曹操識破,慌慌張張溜走的。這兩個記載區別很大,不知各位讀者認為哪一個才是真的呢?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三國謀士系列之二一四:僅憑區區七百人馬,程昱為何力保甄城不失
孫權借荊州給劉備,魯肅是什麼態度,這個記載道出真相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