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在生活細節中發現美好

在生活細節中發現美好

原標題:在生活細節中發現美好


  禾刀


劉荒田先生的新書《相當愉快地度日如年》(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分為四章共收集82篇文章,文體上近於雜感,篇幅短小,語言簡短,間或以逆向、辯證思維做「翻案」文章,帶著些許尖利卻不刻薄,有著綿長醇厚的生活質感。

劉荒田的文章向來好讀,也耐讀。他的所有文章,均取材於許多人都曾有過的經歷。所不同的是,在劉荒田的視野里,一件小事,一個人物,一隻飛鳥,甚至一杯咖啡、一條魚都可以引發思考,至而凝結為一篇篇趣味橫生的小品文。


或許因為移民經歷,他的文章中經常出現中西思維「合璧」的味道,當然偶爾也見碰撞。比如在一個中美結合家庭里,當中國妻子關愛地將菜夾到美國丈夫的盤子里時,得到的不是愛的回報,而是丈夫對妻子連吃飯也要干涉的慍怒。比如有的國人一到美國後很快「美國化」,處處遵守別人的法律,可回到國內後一切照舊,還美其名曰「入鄉隨俗」。比如他寫到在美國乘公交車,作為老年人,幾乎每次都不用考慮座位問題。他也寫到了廣佛城際鐵路上的所見所聞,對擁擠的車廂他毫無抱怨,而是與妻子一道欣賞窗外美景。


對於思維碰撞,劉荒田沒有擺出一副教書育人的冷麵孔,而是心平氣和地呈現事實。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讀者從中不難判斷。有時他也嘗試給些中肯的建議,畢竟文化的差異客觀存在。當他去看望一位剛剛從老家移民來到舊金山的老夫妻時,老夫妻因太過艱難流露出打道回府的念頭,他及時分享了自己的移民經歷,並鼓勵他們挺過一段時間再作決定。正是他的肺腑之言,結果成了別人的精神支柱,終於走出了最初的艱難,日子越過越好。


除了移民經歷,劉荒田的大部分生活井然有序,在旁人看來甚至單調得有些乏味。他像尋常人一樣坐車、開車、購物,他與所在街區的許多人一樣,每天都會沿著相對固定的路線步行鍛煉。但即便同樣的經歷,他總能從中發現快樂。他通過觀察一位樂於「施與」老人,發現"施與"是比"接受"更豐沛的幸福」。他向別人問好,也從別人的回問中感受到滿滿的幸福。

文字既是劉荒田的熱愛,也是他的精神支撐。三十多年前,當劉荒田攜妻帶子來到美國時,面對生活不適、語言障礙、子女就學和個人就業等一大堆困難,劉荒田拿起筆,試著用文字的方式,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去觀察身邊的一切。正是因為這樣的思維,所以他對磨難充滿感恩之情——「唯飢餓和愚蠢能夠造就真正的人,"餓"出來的人格,"蠢"所成的狀態,乃是生命實實在在的輝煌」。


劉荒田的語言很美,三言兩語便輕鬆勾勒出一幅美得讓人陶醉的山水畫。他看到的雨與別人不同,「雨在騎樓以外豪爽著」;他把剛剛傾注巨大心血完成作品的畫家形容為「一似終於把孩子生下來的產婦」;他看到的燈很特別,「每一盞燈是一個隱私小王國,光暈是它的邊境」;他看到當年曾經風風火火的人中風後只能坐在輪椅上時,反倒覺得這也是人生的一種坦然,因為「人到了晚年,該有一段光陰,專供坐在人行道上,冷靜而睿智地看人寰。什麼揎臂一呼,什麼聞雞起舞,都和他無關,他只靜靜坐著,看日的升沉,雲的卷舒」;他看到公交車上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形態的乘客時,突然覺得「他們都是我的化身。彷彿我已然消逝的生命所存在的時空,此刻紛然齊集,一起映現」,所有這些人拼湊起來,「差不多就是本人的全部履歷」。


劉荒田對生活的所有挖掘發現,都是為了一個字,「美」。他堅信,「對細節的陶醉,是心智健全與生活美好的表徵」。劉荒田發現的這些美無一例外觸手可及,絲毫不見做作。同樣是家居生活,他會因為坐在家裡落地窗前感受太平洋的壯觀而頓時心境開闊,會因為聽到幾聲清脆的鳥叫而感覺大自然的空靈深邃,會因為呼吸幾口花草帶來的幽淡清香而頓覺心曠神怡……


百多年前,幽默大師林語堂曾將自己「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調」的生活理念,匯聚成一本《生活的藝術》推向美國讀者,結果引發轟動。無論是林語堂還是劉荒田,他們的生活本質上與常人無異,之所以他們能夠保持快樂,根本一點在於他們有一雙不斷發現生活之美的慧眼。換言之,生活之美無處不在,關鍵在於我們是否用心去發現。

作者:禾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羊網 的精彩文章:

《笑傲江湖》的明暗兩面
美翻了!看這場織錦流光的日本婚禮和服秀

TAG: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