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闖王李自成的最終歸宿是怎樣的?是否真的死於通城九宮山?

闖王李自成的最終歸宿是怎樣的?是否真的死於通城九宮山?

2008年,鐵道部在江西修水縣修建隧道時,曾發現一處很封閉的村落。經過專家多方考證,在此地發現了5600多件李自成大順朝的文物。同時,根據村民講訴,他們多為李自成大順軍余部的後裔。在這批文稿中,其中有2000多件大順檔案,多為李自成手下大將李過的手稿。在這批文稿中,有聖諭、手諭、密諭、告示、奏疏、塘報、信函、憑據、地圖、李自成詩集、李過日記、《南源突圍大事記》、《永昌大事紀》、《永昌遺恨錄》、《九宮遺恨錄》、《西樓雄夢》、《皇城驚夢》、吳汝義撰《伴駕手記》等。雖然李過書稿問世後,有人認為此乃偽造,不過因為年代過於久遠,故而終究不能說清真假。所以不信之人,可權當一看,作為一種野史看待。

闖王李自成的最終歸宿是怎樣的?是否真的死於通城九宮山?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李自成鎏金皇冠

闖王李自成的最終歸宿是怎樣的?是否真的死於通城九宮山?

李自成璽印

大順軍文告三件

密諭:辛思忠見諭放棄攻岳原略,速率部眾返通,因事變倉促,細計會咨再議。——永昌二年五月十七日

曉帖:我主在九宮山遭奸刀伏殺,有至軍前出首指認兇徒者,賞萬金,封爵三代。——永昌二年五月十九日

闖王李自成的最終歸宿是怎樣的?是否真的死於通城九宮山?

通令:限期九宮山民火速出首兇徒或擒解吾軍前,如三日後仍無聲息,吾將屠村三日,誓報此讐。——永昌二年五月二十日 (李過私印)

闖王李自成的最終歸宿是怎樣的?是否真的死於通城九宮山?

李過親筆信函兩封

汝義兄:主上崩,軍情急,請見書速帥部至通城共商大事,余言面敘,切切!——弟 李過筆 永昌二年五月十七日

闖王李自成的最終歸宿是怎樣的?是否真的死於通城九宮山?

宗堯兄:主上在通城遇害,再守通城毫無意義,請速合諸將據湖南而為根本,大事至湖南面商。——弟 李過筆 永昌二年五月十九日

闖王李自成的最終歸宿是怎樣的?是否真的死於通城九宮山?

李過日記四則

永昌二年五月十七日晴

吾率軍至通城,隨令大軍屯駐,辰時,自令小股隊兵下鄉尋覓糧草補充軍需。申時,接兵丁急報,萬歲在九宮山遭奸人殺害,吾急率兵往視,其頭已被擊,吾大慟,發誓將殺奸人,以報此仇。

闖王李自成的最終歸宿是怎樣的?是否真的死於通城九宮山?

五月十八日晴

吾令收殮萬歲,停屍九宮山下,通令九宮山民出首兇徒。

五月十九日

通知吳汝義等在外各將,知悉萬歲駕崩,以待共商後事,就近各部立即至九宮山哀悼萬歲。未時,就萬歲遺體秘密掩埋,待日後班師另行祭葬修墓。

闖王李自成的最終歸宿是怎樣的?是否真的死於通城九宮山?

五月廿日

寅時,分派兵丁,卯時,發兵九宮山。令各地出首逆徒者三日已滿,將姜家畈團團圍住,著令交出兇徒。辰時,尚無人出首兇徒,激怒全體將士,立即血洗全村,殺千餘口,申初而返。

闖王李自成的最終歸宿是怎樣的?是否真的死於通城九宮山?

此外,還有通城秀才為了避罪向李過上的解釋書以及家書。

前因姜家畈鄉勇誤殺萬歲,元兇罪該萬死,並已被侯爺屠村懲罰。望侯爺收束貴軍,赦我通城其他順民,緊收殺戒,則我縣民再造之恩。——通城草民秀才陳先甲 彭會升領眾銜命拜呈 永昌二年五月廿二日

父母親大人:膝下進稟者兒,自別家不覺三月有餘,近因流寇李自成兵患通城,其荼毒百姓甚慘,九宮山姜姓一村近遭血洗,人心惶惶。我不日為避兵難,即同高安年兄一同回家,特此跪稟。

最後在附上清軍的六件布告文書。

密令

路什、蘇科、尼堪、車爾布四將軍:率部直插通城,趁闖賊已死通城九宮山之機,全力圍剿闖賊余部,務宜各盡其力,抓住戰機,一鼓作氣,力圖斬草除根,一勞永逸。——順治二年五月二十日

闖王李自成的最終歸宿是怎樣的?是否真的死於通城九宮山?

告示:近得塘報,通城鄉勇已將逆魁李自成斃殺,但余賊尚眾群狼無首,已然窮凶極惡,必大肆劫奪擾民,凡我軍民等務須緊守,遇流賊必眾擊之,流賊眾即速報知我軍合力剿殺。——大清順治二年五月

闖王李自成的最終歸宿是怎樣的?是否真的死於通城九宮山?

告示:逆酋李自成已於通城斃命,各地鄉勇務隨我軍剿殺逆賊殘餘,凡有斬獲逆酋及擒獲逆酋交我軍者,一經驗證,按軍功論級給賞,必以示我朝皇恩浩蕩。——大清順治二年五月二十四日

闖王李自成的最終歸宿是怎樣的?是否真的死於通城九宮山?

告示:流寇李自成已死,逆軍已成釡底之魚,為顯我朝皇恩寬厚,特招撫曾為逆賊李自成出力之人,只要放下屠刀歸順我軍,即為我朝順民,既往不咎,反戈一擊為我朝肅清逆寇者即為有功之人,定當委用,特此告知。——大清順治二年五月二十四日

闖王李自成的最終歸宿是怎樣的?是否真的死於通城九宮山?

通令:近聞逆賊魁首李自成死於通城,逆賊無首,必將四處劫掠,我軍民人等速即將牲口、糧食藏匿,人眾必於隱蔽處躲避,免遭散逆荼毒。——大清順治二年五月二十六日

闖王李自成的最終歸宿是怎樣的?是否真的死於通城九宮山?

告示:逆賊魁首已於本月十七日在通城九宮山被地方鄉勇擊斃,逆賊殘部由其侄李過率眾屠村。逆魁已死,餘黨已狗急跳牆,必然更具兇殘,在我軍未達各境剿滅逆賊以前,望各地鄉勇、民團協力自保,毋使鄉民再遭荼毒。——順治二年五月二十七日

闖王李自成的最終歸宿是怎樣的?是否真的死於通城九宮山?

按照李自成自西安戰敗後的路線推算,他可退卻的方向只有清軍還未涉及到的江南地區,而襄陽地區則是李自成未入西安前的據點。若按照大順文書和清軍文告中當時交戰雙方當事人記載的時間和地點,似乎《明史》中李自成戰死通城九宮山可信度頗高。

闖王李自成的最終歸宿是怎樣的?是否真的死於通城九宮山?

根據《明史》記載,1645年4月中下旬,敗退至江漢之地的大順軍又被追擊而來的英王阿濟格所率的八旗軍在武昌擊敗,李自成部大將劉宗敏、軍師宋獻策等重要將領或被殺、或被俘,李自成殘部則順長江而下撤退。此時,李自成或可南下岳陽、長沙,或穿過大別山與幕阜山的長江水路東進以壓縮南明,再則可經幕阜山、九嶺山進入江西。通城正好處於此一區域。

闖王李自成的最終歸宿是怎樣的?是否真的死於通城九宮山?

李自成敗退路線

需要說明的是,通城本有當地政府為李自成修的墓。但是墓地修成後,又有人提出李自成是在通山縣高湖牛跡嶺戰死的。因為當時史料有限,所以未經過實地考察的專家們便同意了此說法。後來,郭沫若就在《甲申三百年祭》中將「通城」改為「通山」。從此,李自成殉難」通山說「便取代了「通城說」。1979年,為開發旅遊業,通山縣在高湖鄉小月山下新建了一座闖王陵,並派人到通城縣李自成墓前拓取郭沫若所題的李自成墓志銘和「李自成之墓」的碑石,並將其中通城縣的「城」改成通山縣的「山」,重新鏨刻碑石,分別立在新建的闖王陵內和一個無主墳旁充作李自成墓。1988年,這個新建的闖王陵被國家文物局報送到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而通城縣的李自成墓因得不到有效保護於1992年遭山洪沖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