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這是防止福氣流失的重要口訣

這是防止福氣流失的重要口訣

主講 | 雪歌仁寶齊

《入行論》第六品

第七十偈頌:

譬如屋著火,燃及他屋時。理當速移棄,助火蔓延草。

第七十一偈頌:

如是心所貪,能助嗔火蔓,慮火燒德屋,應疾厭棄彼。

第七十、七十一偈頌要連在一起講,因為第七十個偈頌是比喻,第七十一個偈頌是意義。這部分內容主要講修忍辱的好處。這樣思維,忍辱會修得更好。

先看一下第七十偈頌的比喻:「譬如屋著火,燃及他屋時。理當速移棄,助火蔓延草。」從時間順序來說,一個房子著火了,然後這個房子的火影響到另外一個房子,後者又著火了,燃到另外一個房子也著火了,然後再第三、第四個房子著火,一直就有危險。

「譬如屋著火,燃及他屋時」,這個時候,火是要滅的。而且文中說的是古代那種草做的房屋,稻桿那些做的,容易著火的那種房子。這樣一個屋、兩個屋......一直有著火可能性,整個村都會被火燒掉,有這種危險。

在這種情況中,如果這個屋著火很厲害,把從它而來的著火的草木丟到沒有著火的另外一個房子上,後者馬上就會著火。

要滅除這間房子的火的話,它上面的草木,不可以丟到別的房子上。

這樣的做法不是真正的滅火,相反,火會變成更大,火又找到別的房子、又找到別的房子,整個村子會燒起來。把這些草木丟到別的房子上是完全不對的。

我們應該要先了解,「助火蔓延草」,已經燃的草木是幫助火的,會更多的火著起來,所以不可以丟到別的地方,要完全把它上面的火滅除,不要把它丟到別的房子上面。

這裡講的草會幫助火、會讓火燒的更厲害,這個道理要了解。了解了之後,我們要「理當速移棄」,我們應該迅速地,保證第一間房子上面的草木不丟到別的房子上,如果快要靠近別的房子,就馬上挪開,這些著火房子上的草木不要靠近另外的房子,靠近的話,馬上移開,「理當速移棄」。這個是比喻。

下面是比喻的意義:「如是心所貪,能助嗔火蔓,慮火燒德屋,應疾厭棄彼。」比如說別人傷害我們的親友,我們會生起嗔恨心;那個時候我們不應該生起嗔恨心,我們要能夠修忍辱。

這樣怎麼修忍辱呢?現在的科判是這個階段:親友被人家傷害的時候,我們怎麼樣修忍辱(戊二、消除因我所受害而生之嗔)。這裡的意義就是講修忍辱的好處。

如果我們沒有修忍辱的話,有什麼缺點?從「沒有修忍辱有什麼缺點」來理解修忍辱有什麼好處。如果沒有修忍辱,我們的親友被人家傷害的時候,親友已經生起嗔恨心,我們又生起嗔恨心的話,就變成比喻裡面講的:第一間房屋被火燒的時候,第一間房子的火又延到另外一個房間,就燒得更厲害。

同樣的,我們的親友生起嗔恨心之後,我們自己不應該生起嗔恨心。我們親友已經生起嗔恨心,被嗔恨心燒了他的整個福報;如果我們又生起嗔恨心,火又燃到我們身上,又燒掉要我們的整個福報。

像《入行論》第六品開頭說(「一嗔能摧毀,千劫所積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諸福善。」)如果我們生氣的對象是菩薩,(燒掉的福善)就變成千劫(積聚的)。

嗔恨心會燒毀多少福德,是非常可怕的。

這裡講「慮火燒德屋」,考慮到福德的房屋會被嗔恨心燒,我們要了解這個,所以不可以生起嗔恨心。我們的親友已經很可憐、已經生起嗔恨心了,我們自己不可以。

這樣了解之後,如果快要生起嗔恨心,立刻要把它捨棄,不要生起嗔恨心。這裡講「應疾」,「疾」的意思是立刻、速度很快的,對嗔恨心要非常討厭地捨棄,就是「厭棄彼」。

修忍辱的時候,就要如是思維「不修忍辱、生起嗔恨心有什麼過患」。如果沒有生起嗔恨心、修成忍辱,等同已經就防護了(我們的福德),防護自己累積的福德不被嗔恨心摧毀,這就是修忍辱的功德。

我們要多想一想這一方面,更加能夠修忍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九讀佛 的精彩文章:

ta突然對我變得不好的背後真相
懂了這點,發現自己沒那麼容易生氣了

TAG:老九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