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秋季,老年人如何養生?

秋季,老年人如何養生?

秋季是一個美麗的季節,但秋季的氣候處於「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先是秋陽肆虐,溫度較高,到「白露」過後,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氣候寒熱多變,使得一些老年人自身調節能力減弱。老年人處於這個季節時起居調攝應與氣候變化相適應,以避免秋季肅殺之氣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


老有所親,以靜制燥

老年人要重視人際關係和心理交流,要密切自己與子女的關係,既要聯繫老朋友,又要善交新朋友,經常和好友聊天談心,交流思想感情,做到生活上互相關心體貼,思想上溝通交流,多參加集體活動,在人際交往中取長補短,汲取生活營養。

對中老年人來說,養生首先還要培養樂觀的情緒。不妨靜想收穫累累的愉悅,保持神態安寧,收神斂氣。

要有「心無其心,百病不生」的健心哲理,養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樂觀開朗,寬容豁達,淡泊寧靜的性格,收神斂氣,保持內心寧靜,可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精神的影響,方可適應秋季容平的特徵。


老有所養,辨證飲食

秋季乃是寒暑之交,陰長陽消,秋燥之氣最易傷肺,容易發生咳嗽或平咳無痰,口舌乾燥等症,養生必須遵循「養收」的原則。

飲食當以潤燥益氣為中心,以 「滋陰潤肺」為基本準則,最好多吃些雪梨、鴨梨,生食能清火,熟食能滋陰。百合、蓮子、銀耳、蜂蜜等食品也可多吃。少吃蔥、姜、蒜、辣椒等辛辣食品,多吃廣柑、山楂、蘋果等酸味食品。但在此應注意,不要忘記辨體質選飲食的養生原則,上述水果雖可潤燥但並非人人皆宜,凡脾虛濕重和咳嗽者應忌。就是身體健康者也不應貪食瓜果,以防過量而損傷脾胃。

對於年老胃弱的人,可適當選服些滋陰潤肺補品或葯粥。如沙參、百合、銀耳、芝麻加粳米、冰糖適量煮粥即可,早晚服食,以防秋燥傷人。

老有所為,舒展心靈

三國時候的曹操在他所著的《龜雖壽》中寫道:「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就是說要終身為自己的理想和事業奮鬥。

生命的意義不僅是活著,老年人可以根據身體條件和興趣愛好,發揮在知識、經驗、技能、智力及個人特長上的優勢,尋找新的生活樂趣,要培養一項以上的愛好,做到樂而忘憂,陶冶情操。如練書法、學繪畫、種花草、養禽鳥、讀書報、看影視劇等,這樣可以既享受閑適,舒展心靈,還可以不斷活躍腦細胞,促進神經細胞的代謝,推遲大腦的衰退,使自己延年益壽。


老有所練,運動調養

秋季天高氣爽,氣候乾燥,《黃帝內經》中的《四氣調神論》中指出「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陰。早卧早起,與雞俱興。」,故而老年人在秋天要早點睡覺,早點起床。年老但體壯者可選擇適宜的項目,如散步、慢跑、打拳、做操等鍛煉方式,強度以感覺舒適為宜。這不但是在進行好的「空氣浴」,還接受了耐寒訓練,使身體逐漸適應寒冷的刺激,為度過即將到來的寒冬作了充分的準備。

秋季,老年人如何養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另外,秋天是旅遊登山的黃金季節,老年人可以結伴去野外山鄉,登高遠眺,飽覽大自然秋花爛漫、紅葉勝火等勝景,一切憂鬱、惆悵頓然消失,愉悅和諧的情緒會使您煥發出青春般的活力。

(河南省中醫院 戴秀娟 / 文 )(版權聲明:本頭條號注重分享,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我們會及時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豫說健康 的精彩文章:

暖心!「關愛骨病,健康中國行」義診第28站走進沈丘縣中醫院
點贊!「關愛骨病,健康中國行」義診第27站走進周口商水利民醫院

TAG:豫說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