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長期服藥需定期測肝功能

長期服藥需定期測肝功能

藥物性肝病是由於在服用藥物或者是應用某種藥物的過程中,藥物本身或者藥物的代謝產物,對肝臟所造成的損害。藥物到了肝臟後,經代謝可能會產生對機體或肝細胞有損害的中間物質,這些物質達到一定劑量可直接造成肝臟損傷。另外,這些物質也可以和肝細胞內的一些成分結合,人體免疫系統隨後會對其進行清除,這個過程也會造成肝損傷。

長期服藥需定期測肝功能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臨床上,藥物性肝損傷分多種類型,主要包括肝細胞型、膽汁淤積型、混合型、血管損傷型等,不同類型診斷標準也不一樣。比如肝細胞型,化驗時一般會提示轉氨酶升高,膽汁淤積型的人看起來整個人發黃,血管損傷嚴重的表現為肝腹水,一般肚大腿腫。

但並不是所有的藥物都會引起肝損傷。有些藥物如維生素B1、維生素C就很少引起。根據臨床文獻及醫師相關經驗,治療皮膚、關節等的中西藥物,都有可能導致肝損傷。還有一些抗腫瘤藥物,在殺死癌細胞時,可能也會對肝臟造成損傷。另外,臨床常用的抗菌藥物,如抗結核藥物,導致肝損傷的幾率會更高一些。

一般來說,容易引起藥物性肝損傷的藥物,醫生在開處方時都會告訴患者,患者在用藥期間一定要注意肝功能監測。如果患者原來沒有肝臟疾病,使用藥物過程中監測出肝功能不好,就應高度警惕,可能是藥物性肝損傷。這時最好找醫生確診是否為使用藥物導致,並且進一步諮詢如何避免藥物傷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健時報 的精彩文章:

瓷碗有劃痕,別盛酸的和燙的
《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研究:痛風藥物會減輕腎臟疾病風險

TAG:保健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