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時期武林高手眾多,為什麼他們不上抗日戰場?原因很簡單

民國時期武林高手眾多,為什麼他們不上抗日戰場?原因很簡單

原標題:民國時期武林高手眾多,為什麼他們不上抗日戰場?原因很簡單


嚴正聲明:本文素材來自《近代史》一書,反對轉載,拒絕偽史,保證沒有任何政治聯想!


在金庸老師的筆下,讓人們了解了江湖與功夫,似乎我國從來就不缺少會武功的人,而有些更是有著傳奇色彩,像霍元甲、陳真、李小龍等等人的武功似乎都非常高。而經過影視作品的渲染,人們對於他們也是有著極高的崇拜之情。更何況那些古裝戲裡,能夠高來高去的人更是非常多。而民間的武館之類的組織也不少,特別是民國時期,這樣的人才似乎更多了。


只不過既然有這樣的武林人才,在民國時期我國為什麼卻總是被列強打的沒有還手之力,在付出了那麼慘痛的代價之後才最終勝利,如果這些武林高手能夠上抗日戰場,是不是就能把敵人虐成渣了?以他們的身手,上了戰場之後是不是士兵的傷亡人數就會大大降低了?



其實在那個時期,武林人士並不像大家以為的那樣,有很多,那時候的教學並不像現在如此普及,一般武術大家受到傳統思想的束縛只將其武術作為家傳,或者收極少的徒弟。而且想要成為高手的話,那得經過長時間的勤學苦練,而且練武也是非常枯燥辛苦的事情,並不是人人都想去練武的。


民國時候之所以會有許多知名的武林高手,那是因為有些軍閥為了提高士兵的戰鬥力,聘請這些人士去當教練,隨著認識他們的人越來越多,名氣才一天大似一天。而這些人,多不會用槍,當冷兵器與熱兵器一旦相遇,你的武功再高,也是沒有用武之地的。這一點想必大家也能理解,還沒等你靠近人家身邊的時候,一顆子彈過來你就會犧牲了。



練武與軍事訓練可以說不是一個體系的,練武一般都是個人的單打獨鬥,而戰爭那是群體性的活動,當一隻老虎遇到一群狼的時候,往往難逃被吃的惡運。當然也有一些會武的人士進入到部隊,為維護國家的尊嚴而戰鬥,但是更多的人,會選擇遠離,這其實也能理解。


其實日本也是一個尚武的國家,在民國的時候,有許多日本武士來到我國,向我國的武林人士進行挑戰,他們是非常囂張的,那是滿滿的蔑視,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維護國家以及個人的尊嚴,也會接受他們的挑戰,也有許多獲得了勝利。像霍元甲、陳真都是那時候湧現出來的民族英雄。


所以不管到什麼時候,學習武術是不錯,可以強身健體,但是在國家的層面上,還是要強大軍事力量,從來沒有聽說一個國家是被武術人士給保護的,總是聽說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多麼多麼強大,別國不敢小覷。但是武術作為民間交流的一種手段,還是值得提倡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海無邊 的精彩文章:

美國制裁伊朗多年,伊朗到底受了多大影響?這幾組數據告訴你答案
越南戰爭結束後,為何西方列強不敢對近代中國動手?原因有四點

TAG:史海無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