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發明8字口頭禪,後世沿用600年,如今卻經常被讀錯

朱元璋發明8字口頭禪,後世沿用600年,如今卻經常被讀錯

原標題:朱元璋發明8字口頭禪,後世沿用600年,如今卻經常被讀錯


布衣天子朱元璋吃了很多苦頭。朱元璋祖上往上再數三代都是貧農,給地主家養豬放牛,下地幹活,富也沒富過。從他們取得名字就可以看出,朱元璋父親叫朱五四,祖父叫朱初一,曾祖父叫朱四九,高祖叫朱百六,而朱元璋出生一個月後,也取名叫朱重八,改名是為了方便外出闖蕩。


為了不讓這樣的名字在子孫後代中上演,朱元璋絞盡腦汁發明了一套起名規則,先是給每個兒子規定了20字的輩分,然後又規定名字 第三個字要按照順序循環使用以「金、木、水、火、土」為偏旁的字。



中國從漢武帝開始就提出君權神授,為皇權披上一層神秘且奇幻的色彩,保駕護航起來。到明朝建立朱元璋時期亦是如此,這天下是上天賜予我朱家的,誰也別想奪,誰也別來奪,皇帝就是口含天憲,金口玉言,代表上天意志的人間存在。


為增強統治的合法性,朱元璋特彆強調天命,並在稱呼方面下了大功夫,最後發明了一句流行數百年的口頭禪:「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古裝劇中的斷句一般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而正確斷句則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在古裝劇的影響下如今很少有人能讀對。



明太祖定大朝會正殿為奉天殿,與臣下誥敕命中首稱「奉天承運皇帝」。而聖旨上因為皇帝是「天子」,「天」與「皇帝」寫一起時,要平齊。皇帝換行頂格寫和天同排,於是誤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再如近白話文聖旨【洪武十一年六月二十四日諭西番罕東畢里等詔】,開頭直寫【奉天承運的皇帝教說與西番地面里應有的土官每知道者……】,說明了奉天承運是皇帝的修飾詞,亦可整句連讀不斷。



在春秋時期,諸侯發布的詔書一般被稱作「命」「令」;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凸顯自己的至高無上,使用的是「皇帝詔曰」,還在玉璽上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核心思想還是意圖證明君權神授;漢朝沿用了秦朝慣例,同樣使用「皇帝詔曰」。


在南北朝時期,聖旨開頭演變為「應天順時,受茲明命」;唐朝時由於聖旨多由門下省審核頒布,聖旨開頭一般為「門下,天下之本......」,偶爾有以「朕膺昊天之春命」開頭的;元朝聖旨分為兩種,元朝漢文詔書以「上天眷命皇帝聖旨」起頭,蒙文詔書則使用「長生天的氣力里,大福蔭的祐助里皇帝聖旨」。



朱元璋公元1368年在南京稱帝,在那建造了一座富麗堂皇的皇城,其中最重要、規格最高的朝會大殿,便命名為「奉天殿」。後來,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燕王朱棣篡奪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並把明朝的首都改遷為北京,又在北京模仿南京城建了規模更宏大的紫禁城,奉天殿自然也被原封不動的從南京「搬到了」北京。


這「奉天承運」的說法恰是源於這座奉天殿。這一說法也曾在清朝治學嚴謹的大學者俞樾的《茶香寶續鈔》中有記載:「奉天承運」是「論奉天殿名而及之」,由此而知,這種四字用法最早源於明代的奉天殿。



此文傳開後,朱元璋也就順水推舟般稱自己為「奉天承運皇帝」,頒布的詔書自然就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開頭了。不過朱元璋一定沒有想到,自己所創造的這句口頭禪會被沿用數百年併流傳至今,被每一個中國人所熟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蒲公英有約 的精彩文章:

大明開國功臣徐達,六王之首,軍事天才,最後下場……
清朝當時已有槍支彈藥,為何八國聯軍侵華時清兵竟還用砍刀?

TAG:蒲公英有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