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和新加坡陸海新通道為貿易往來提供了更便捷途徑

中國和新加坡陸海新通道為貿易往來提供了更便捷途徑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李琳、李晉、魏宇晨):中國和新加坡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實施三年來成效明顯,項目積極打造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已初步實現與「一帶一路」倡議的有效對接,不僅加速了中國內陸城市的開放,也為東盟乃至世界各國進入中國中西部市場提供了更為便捷的途徑。

在位於中國西南貴州省的貴陽綜合保稅區,當地一家茶葉加工出口企業正在為海外訂單積極備貨。這家企業每年擁有5萬噸穩定的海外訂單。公司董事長祁兵告訴記者,過去公司大部分訂單是通過公路運輸,從廣西、深圳再出海,現在中國和新加坡開通了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的班列,公司貨物運輸有了新的選擇:「南向的班列符合我們企業長期的戰略性考慮,成本會有所降低,效率會提高,它可以到歐洲,也可以到東南亞,選擇面很寬。」

在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框架下,以中國西部直轄市重慶為運營中心,以廣西、貴州、甘肅為關鍵節點,中國西部相關省區市與新加坡等東盟國家通過區域聯動、國際合作,共同打造了這一有機銜接「一帶一路」合作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這條通道向南經貴州等省市,通過廣西北部灣等沿海沿邊口岸,通達新加坡及東盟主要物流節點,進而輻射南亞、中東、澳洲等區域;向北與重慶、蘭州等地的中歐班列連接,連通中亞、南亞、歐洲等地。

目前,陸海新通道已開通廣西北部灣港至西部六省市的8條鐵(路)海(路)聯運班列。截至10月26日,累計開行鐵海聯運班列840列、發運集裝箱4萬多標箱。

作為東南亞最大的集裝箱班輪公司,新加坡太平船務近年來搶抓陸海新通道建設機遇,與中國西部城市開展合作。在剛剛閉幕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太平船務旗下從事物流相關業務的全資子公司又與中國甘肅省簽訂了合作協議。雙方將構建甘肅特色產品國際營銷網路,建設絲綢之路物流通道及跨境貿易樞紐,全面融入中新互聯互通陸海新通道建設。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張瑩告訴記者:「以前我們都是走海運,從馬六甲海峽通過來。後續我們會進一步開發『一帶一路』這個方向,中歐班列走內陸,運到歐洲,包括中國的中部。現在我們也在和一些大的企業在洽談,想用鐵路取代原先的海運,可以適當降低一些海運的成本。」

包括陸海新通道建設在內,2015年中國和新加坡共同啟動的(重慶)互聯互通示範項目覆蓋了金融服務、航空產業、交通物流、信息通信等領域。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部長陳振聲說,目前該項目已取得顯著成效:「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個正面的循環,就是成本降低了,更多貨物進來,更多貨物進來,成本就再降低,就是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可能有一天我們就把物流成本達到跟沿海城市的物流成本一樣,就是我們用一種很實際的方法,把重慶以及周邊城市的潛能帶出來。」

截至今年8月,中新雙方企業在四大重點合作領域內共簽約118個務實合作項目,總金額超過214億美元。示範項目也使得中國西部城市與東盟國家之間的經貿往來更為密切『,中新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管理局副局長孫熙永說:「新加坡作為我們中新項目的緊密合作夥伴,在地區層面發揮著影響和帶動作用,讓更多的國家參與我們的陸海新通道建設。從今年以來,東盟的越南、寮國、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都先後派出政府、企業代表團到重慶,跟我們進行交流合作。」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西部12省市外貿增速為16.3%,超過全國增速六個百分點。其中,進口超過7600億元,增長近兩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第二十五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開幕
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 「中國創新」再結碩果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