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仕強先生千古

曾仕強先生千古

昨天,曾仕強先生走了。

現在還是雙十一,商業文化和流行文化,還在不斷發展。

此時,提及一位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老者,是不是太low?

當然不。

因為這位老者,是一個不同於一般所謂國學大師的存在。

曾仕強先生來自台灣,我初次看見他,是在學校的區域網里。

那時,有人共享了曾老師的課程。

那個時候,是本世紀的第一個十年。由於台灣經濟發展較早,所以台灣來的各種名師特別多。比如余世維、陳安之,當然還有曾仕強。

所不同的是,余世維先生走實用主義路線。陳安之走美國成功學路線,只有曾仕強先生,堅持研究中國式企業管理。一堅持,就是好幾十年。

坦白講,能研究這麼久,不成為最資深的專家,都難。

這些人里,有些人不但過氣,其徒子徒孫,更像專門搞傳銷的。

有些人繼續活躍在網路。

而能站在哲學,和中華文化,這些宏大視角,來研究世事的,只有曾仕強先生一人而已。

這大概也是,他能登上央視百家講壇的重要原因。

一些網站上,有曾先生上個世紀90年代的視頻。當時他就預測到,中國會在這個世紀的中葉,崛起。

但對於如何讓中華文化復興,曾仕強先生,並沒有刻意而為。

對曾先生來說,不過是「盡人事以聽天命而已」。

我曾經問過一位長輩,問曾仕強先生的學問如何?

長輩想了想,說,不錯。然後,他又略略搖搖頭,說,就是有點雞毛蒜皮,不太成系統。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的確如此。

因為曾仕強先生講課,現場往往有大批粉絲。所以,曾先生往往會根據現場的具體氣氛,對自己所講的內容,做一個隨機的調整。

這種機動靈活,自然難成體系。

由此,中華文化,可以通過曾先生,更靈活地展現在世人面前。這樣更好,因為精通的目的,全在於應用。

和以國學捍衛者自居的人不同,曾仕強先生僅僅說,自己在幫助中華文化復興。

網上有些人,把曾仕強和民國時期的一些學者,進行比較。

比如胡適。

這個怎麼比?

兩個人所處的時代不同,胡適先生所處的時代,是中華文化最沒落的時刻。從晚清到民國,那段時間是「三千年未有之大變」。中國人處於文化自信的最低點。

以至於魯迅、胡適這樣的人,都在倡導新文化運動。

曾仕強先生所處的時代,各種文化借國學的形式復興。中國人因為國力開始變強,重新找回了自信。

可以說,曾仕強先生,是這個時代,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

但由於科技和時代的進步,復興中的中華文化,遭遇了更多變數。

其間,出現了各種亞文化,以及郭敬明的《小時代》,這標誌著好大敘事的時代已經過去。

就連自媒體一哥羅胖,曾經也在《羅輯思維》里,對曾先生關於管理學的某個方法,嗤之以鼻。

畢竟時代不停向前,具體的形式和方法,總會過時,顯得不那麼美好。

但曾先生是從他所屬於的時代,從自身面臨的問題出發,去研究中華文化的。

實事求是,這種研究的方法論,依然有價值。

願先生安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通靈半藏 的精彩文章:

自古美女能量大,那個曾與周作人、林語堂齊名的男人,深有體悟
為什麼你和司馬懿之間,隔著N個荊軻?

TAG:通靈半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