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關注00後新兵:「有限約束」成就「無限可能」

關注00後新兵:「有限約束」成就「無限可能」

來源解放軍報

關注00後新兵:「有限約束」成就「無限可能」

王小林

「讓不讓用手機」「什麼時候才能用手機」?座談會一開始,新戰友說的最多的就是這個事了。

「00後」作為新生的一代,適逢黃金時期與全新時代。他們胸懷理想、懷揣夢想、追求自我、極具自信。他們是「強國一代」,也是「強軍一代」。就像跨出家門與校門時親朋好友期待的:在軍營這個廣闊的舞台,只要不懈努力,就有「無限可能」。

但從踏入營門的第一天起,他們就強烈感受到「無限可能」與「有限約束」的碰撞。上廁所要請假,隊列里要喊報告,吃飯要排隊,還有那「飯前一支歌」……

儘管新戰友們對「嚴」早有耳聞,並做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但當夢想的畫卷徐徐拉開,嚴格的約束與管理還是讓他們始料未及,一時適應不過來,有的甚至對自己當初的選擇發生懷疑,沸騰的熱血也開始慢慢降溫,心裡打起了退堂鼓。

有的新戰友還互相傳遞著這樣的信息:走進大學校門的同學,幾乎將家搬到了學校:電腦、電冰箱、洗衣機,有的還有掃地機器人;24小時wifi免費使用;除了學業,還有城市街頭、花前月下……而軍營的生活,就像那首《士兵小唱》里唱的:「起床洗臉、吃飯集合、排隊上操場,稍息立正、昂首挺胸,報告班長……」他們疑惑:營門裡的生活與校門裡的生活,差距咋就那麼大呢?

「到部隊後,你覺得什麼最難適應?」回答「紀律」的有50%多;「哪方面的約束,讓你感到不適應?」回答「上不了互聯網、不能使用手機」的佔了70%多。透過這項調查不難看出,習慣了社會生活的自由與爛漫、電腦網路的宣洩與樂趣,面對嚴格的紀律約束,初涉軍營的新戰士,表現出了一定程度的不適應。

從一種環境到另一種環境,暫時的不適應是正常的。但如果上到岸上還要過水裡的生活,不能與新的環境同頻共振,必然要落伍甚至被淘汰。「無限可能」往往寓於「有限約束」之中,有成就的人常常是在束縛中盡展才華。信手拈來不能隨心所欲,仗劍天涯必須修鍊到家。即使在互聯網世界裡,輕車熟路也要恪守「網路交規」。只有將天馬行空的能量收束到健康成長的軌道,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才能把「約束」化為能量,使「可能」變為現實,不枉時代的青睞和矚目。

軍營是個特殊的群體,既不同於一般的個體,也不同於一般的集體。這種「特殊」,是軍隊的職能所決定的,是軍人的使命所要求的。軍隊必須有高度的統一、嚴格的紀律。大學裡可以把冰箱搬到宿舍,而部隊不能;社會上可以自由使用手機和互聯網,但部隊不能。這裡面的道理不用多講,就因為「特殊」二字。特殊環境、特殊任務,要求我們有特殊的約束、特殊的紀律。如果身在行伍,過的是社會生活,那軍營就不叫軍營,戰士就不叫戰士了。

「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毛主席當年為抗日軍政大學題寫的校訓,正是軍營不變的風格。軍隊強調紀律,不是沒有自主、不要自由,而是一種「有限約束」。這種情形,有點像堤壩與河流、風箏與引線的關係。河流沒有堤壩的約束,必然橫流無羈,不能到達廣闊的海洋;風箏沒有引線的牽制,必然無法升起,飛向浩渺無際的天空。沒有約束,就沒有精彩、沒有成功。對部隊而言,沒有紀律,就沒有勝利、沒有打贏。

軍隊的紀律,是嚴肅性與科學性的統一。除了學習、訓練,一日生活制度還規定了官兵自由支配的時間。在這自由的空間,官兵們完全可以放鬆心情、調節身心,隨意處理自己的事情。

自由的天地,也會有約束;有限的約束,才能保證自由。開放,但不隨心所欲;自我,但不放任自流;獨立,但不各行其是;自信,但不個人至上……紀律與自由,始終會有一個交叉點。相信每個新戰友在不長的時間裡,就能找到這個交叉點。一旦在紀律的天空下學會翱翔,你就會飛得更高更遠、飛得更加自由輕盈,並終其一生,受益無窮。

(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