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同治年間西北回亂那些事—左公入陝平叛(14)

清朝同治年間西北回亂那些事—左公入陝平叛(14)

原標題:清朝同治年間西北回亂那些事—左公入陝平叛(14)



在甘肅境內的陝甘回民軍也在甘肅發動進攻,六七萬回民軍在慶陽將清軍圍困達一月之久,雷正綰部只得殺騾馬為食。眼看捻回合勢將成,陝甘領兵大員亂成一團,紛紛奏請"催左宗棠統兵赴甘"。同治六年(1867 年)正月十日清政府慌忙授予左宗棠督辦陝甘軍務的大權,旋又授給欽差大臣關防,責令他火速入陝,圍剿回、捻軍。左宗棠進行了一系列的入陝準備,因為左宗棠正在內地追剿張宗禹的捻軍,一時抽不開身,所以奏請以劉典幫辦軍務,並調廣東陸路提督高連升隨剿,直到1868年11月26日他來到陝西西安正式上任為止。。根據捻軍流動作戰的特點,籌購戰馬3000 多匹,炮手 2500 余名,建立了一支馬隊和炮隊。先後向洋商借銀 1200 萬兩,在上海設採運局,購買新式武器。要求清廷確定各省協甘實響數目,並在湖北省城內設陝甘後路糧台,以保證軍火和糧銅供給。同治六年正月十日,他給皇帝的奏摺中說:「方今所患者,捻匪回逆耳,以地形論,中原為重,關隴為輕;以平賊論,剿捻宜急,剿回宜緩;以用兵次第論,欲靖西陲,必先清腹地,然後客軍無後顧之憂,餉道無中梗之患。」

1866年---1868年這兩年的時間裡,不負左望的劉典肅清了陝西省境內東起潼關,西至甘肅邊界的渭水流域的回民軍,保障了西安以東的道路通暢。


左宗堂終於1868年11月26日抵達西安,正式上任。



1867年四月二十四日西捻軍再次圍攻西安,與清軍在城南山門口激戰,損失慘重。五月初四,捻軍與清軍左宗棠、劉松山部戰於涇、渭水間,清軍在扶風召公堵住捻軍西撤之路。五月十三日 欽差大臣左宗棠兵分三路由鄂入陝。五月二十六日,西捻軍與清軍在西安山門口、木塔寨、齊王村一帶激戰,捻軍失利東退。六月十八日左宗棠率清軍抵達潼關。

七月十五日,回亂武裝分兵兩路進攻榆林府城,第二天,榆林縣知縣嚴書麟和游擊牛玉林出城與回民軍交戰,回亂武裝在歸德堡遭到阻擊,敗走懷遠縣。


七月十八日張幅滿等回亂武裝在安塞馬家莊與清軍激戰4小時,數千名回亂武裝被擊斃或被俘。


八月,左宗棠進駐臨潼,攻擊捻軍。九月二十七日 西捻軍為了擺脫戰略上的被動局面,突破層層包圍,由蒲城北向白水進軍,進入陝北。十一月六至七日(12.1~2) 官軍老湘營劉松山、卓勝營郭保昌率部抵清澗,追襲回民軍和西捻軍。十一月19日,捻軍進入宜川縣黃河沿岸龍王、圪針灘一帶。為爭奪東渡黃河冰橋,與駐紮在吉縣七郎窩一帶的河防清軍展開了激烈戰鬥。十一月22日,在宜川西捻軍佯裝撤退,半夜乘清軍懈備,以奇兵突破冰橋防線,擊斃清軍千餘人,向山西北部去。十一月二十二日,西捻軍由宜川龍王辿渡口進入山西。



1867年,回民軍駐紮在今子洲境周家、雙廟灣、殿吉寺、邱家坪等地,仇殺漢民,不少村莊人煙絕跡。鄭家寨子只剩兩人未被殺害。

1868年一月,回民武裝攻打米脂城,十四日,回軍首領馬正和率兵1萬餘人從北部草路分兩路圍攻榆林城,駐榆總兵陶茂森、知府蔡北槐、知縣嚴書麟及商民團防總理慕茲等率軍民2千餘人堅守,用火炮、滾木雷、石灰罐、火球等轟擊攻城回軍。十七日回軍撤退到榆林各地掠殺。同年冬劉厚基率軍進駐榆林城圍剿榆林各地回軍,至同治九年(1870)陝西回亂終於平息。期間各鄉百姓慘遭回軍燒殺、擄掠,到處逃藏。鎮川下鹽灣一帶數百名老百姓逃藏於石崖底廟窟(羅兀城石窟),回軍圍攻七晝夜未克。最終逃藏百姓交出所帶全部銀兩及婦女金銀手飾,回軍方撤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月晨雲 的精彩文章:

抗戰時期死在戰場上軍銜最高的日軍將領,是被八路軍擊斃的(上)
清政府對西方列強唯一打贏的戰爭,為何贏了還割地賠款?(23)

TAG:日月晨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