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安卓手機生態的成功能在智能汽車上複製嗎?

安卓手機生態的成功能在智能汽車上複製嗎?

即使是現在,微軟在PC操作系統的市場佔有率仍超過90%。但在智能手機市場,微軟卻非常失敗。

今年3月,微軟元老、Windows業務主管特里·梅爾森宣布從微軟離職。梅爾森離職前在LinkedIn發布了一篇告別帖子,帖子中他將微軟在智能手機業務上失敗歸結為兩個原因:

1.低估了谷歌安卓移動操作系統的商業模式;

2.在一個不是十分合適的、陳舊技術平台(Windows CE平台)上構建自己的移動操作系統。


跨平台的失利

微軟基於Windows CE平台開發手機操作系統,是想把PC端的系統和應用生態優勢遷移到手機上。

當智能平台發生變化,原有平台的操作系統很可能不適應新的平台。這是微軟帶給我們的教訓。

現在的谷歌和蘋果有些像過去的微軟。蘋果和谷歌在車載操作系統方面做著類似的事情,那就是通過Carplay或Android Auto在智能手機和汽車之間建立連接。

為什麼操作系統平台型公司都喜歡這樣做?

因為成本低。原有的平台已經很成熟,為什麼還要從頭再來,開發一套新的系統?無論是PC還是智能手機,成熟的操作系統都伴隨著一整套應用生態。無論是微軟,還是谷歌、蘋果,都難以捨棄之前的資源和優勢。

但根據微軟的經驗,跨平台移植是一個省力但不完善的方案。

汽車遠比手機複雜,感測器更多,系統也更複雜。智能汽車時代,汽車上軟體的比例將會逐步提高,汽車上電子控制單元和各類功能模塊也會越來越多。

智能汽車發展也要求汽車搭載更多的智能應用。車載操作系統作為溝通智能應用和硬體的橋樑,需要承擔更為複雜的任務。

汽車和手機的應用場景不同。一些場景天然更適合手機,比如看頭條、聊微信。一些場景則更適合汽車,比如導航,停車收費等。可以確定的說,汽車並不需要手機上那幾百萬個APP。

汽車和手機交互方式也不同。觸屏非常適合手機,但考慮到安全問題,顯然不是汽車的理想交互方式。所以簡單的平移手機的生態到車上也不合適。比如,眼下炒得火熱的車載微信、車載釘釘,一定是要為汽車場景定製開發的。

智能汽車需要專門為汽車定製的操作系統。


安卓在中國的難題

憑藉其開放性、低門檻,安卓受到了應用開發者和手機廠商的歡迎。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越多的手機廠商應用安卓,手機應用開發者就更願意為安卓開發應用。安卓應用越豐富,手機廠商就越離不開安卓系統。

安卓的擁有者谷歌在免費提供安卓系統的同時綁定自家的應用,進而賺取廣告費。

但谷歌在商業擴張中遇到了一個特例,那就是中國。

中國手機廠商用的是深度定製版本的安卓系統,可是谷歌的應用進不了中國,谷歌的商業模式就遇到了挫折。

安卓在智能汽車時代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比如,自動駕駛需要的高精地圖,肯定要用國內產品而不是谷歌地圖。

而且安卓由手機向汽車的遷移也並不容易。智能汽車將來會越來越複雜。安卓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改造、升級以及維護。這都需要持續的投入。谷歌不可能永遠免費為國內的OEM作嫁衣。

今年7月歐盟向谷歌開出了43.4億歐元的反壟斷罰單,並要求谷歌停止將其搜索引擎和瀏覽器與其安卓應用程序和商店捆綁。

10月16日谷歌發表聲明,計劃向在歐洲推出Play商店和其他主要安卓應用的設備製造商收費。

顯然,谷歌正在重新思考自己的盈利模式。


本土車載操作系統的逆襲

車企長於硬體製造,而短於軟體開發。現在還不能斷言車企一定沒有能力獨立研發操作系統或者對安卓進行妥善的改造。但開發操作系統對於車企來說,顯然不輕鬆。

車載操作系統的研發需要長期投入,不僅開發困難,後續迭代也是一項巨大的工程。目前,智能汽車仍處於起步階段,以後會越來越複雜。相應的操作系統也需要不斷地升級、迭代。

維持一個龐大的軟體團隊,對於車企來說是一項巨大的負擔。

「我們覺得安卓手機系統照搬到車裡來是不適用的,這就像試圖把一個腳削一削放在鞋子里一樣,削足適履。」 AliOS首席架構師謝炎說。

主機廠重心主要還是在研發汽車上,自行研發車載操作系統並與第三方產品競爭,主機廠難免會力不從心。

一方面是成本太高,另一方面改裝安卓很容易出問題。此前曝出的蔚來汽車死機事件就暴露出了車載安卓系統的問題。

安卓的系統在中國很難推廣,但是安卓的模式仍然是行之有效的。如果有一種廉價乃至於免費的車載操作系統同時開放給車企和開發者,類似於安卓的智能汽車應用生態就可能成長起來。

阿里一直在自主研發車載操作系統AliOS。2014年,阿里就和上汽達成了戰略合作。2015年雙方共同成立了斑馬網路。2016年雙方合作發布了「全球首款量產互聯網SUV」榮威RX5。目前,基於AliOS系統的斑馬智行已經為榮威、大通、福特、名爵、東風雪鐵龍等系列互聯網汽車提供了支持。

AliOS是為智能網聯汽車量身定製的,不像安卓是把手機端的操作系統投射到汽車上。同時,以阿里巴巴的立體生態為基礎,AliOS也在快速發展自身的生態體系。

麥肯錫認為2018年一輛車價值鏈中大概10%是軟體,到2030年可能會提高到30%。汽車行業內有些觀點認為軟體佔比可能會麥肯錫給出的數字更高。

隨著汽車上軟體比例的提高,車載操作系統在汽車上的重要性也會進一步提升。而以車載操作系統為支撐的汽車智能應用生態將會使得汽車的功能變得十分豐富,並重新定義汽車這種交通工具對於現代社會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科技 的精彩文章:

米家行車記錄儀1S:夜視功能再升級,停車也能持續保持監控狀態
愛奇藝iQUT VR 智能眼鏡:視聽盛宴,盡享影院奢華

TAG:電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