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太后的珍玩寶器(中)

慈禧太后的珍玩寶器(中)

慈禧在頤和園度過了晚年的大部分時光,並在這裡上演了晚清政治與外交的變幻風雲。如今園裡留下的珍玩寶器與陳設的起居生活用具,仍傳遞著這位曾經統治者及晚清社會的歷史情境與生活趣味。

故園遺珍—頤和園中清漪園陳設遺存

清嘉慶 白玉蓮瓣紋龍柄執壺

白玉質,局部有黃褐色沁。有蓋,蓋頂為寶珠形鈕。壺蓋和壺身腹部雕有蓮瓣紋,龍形柄,圈足,鼓腹。此壺用料較大,雕工精湛。

清嘉慶 白玉鹿耳杯

白玉質,略有黃褐色沁。杯為圓形,杯身雕刻蓮瓣紋,葵口外撇,兩側各琢一耳,耳上凸雕相對卧鹿。托盤為菱花口,口沿陰刻回紋,外壁雕仰蓮紋,盤中心凸起一高圓台,可嵌杯足。

清 沉香雕刻八仙慶壽如意

沉香木製。如意頭部呈雲頭狀,柄身微曲。上面雕刻的內容取材於「八仙慶壽」的神話故事:八仙與壽星同赴王母壽宴。圖中壽星乘鶴駕雲,引領在先,小童雙手執杖,緊隨其後。八仙登於仙台之上,周圍以松柏壽石、仙禽蟠桃、祥雲瑞靄等襯景。

清 綠松石松鹿人物紋山子

隨石料雕琢出山形,之上採用高浮雕技法雕松樹、人物、仙鹿、亭榭,仙人手執拐杖立於山石之上,後隨童子手持靈芝。整幅畫面富有層次感。

悠遊湖山—慈禧太后的園居生活

光緒十四年(1888年),清漪園正式更名為頤和園,作為慈禧太后「養頤沖和」之所。頤和園幾乎成為慈禧太后主要居住地和清末真正的最高政治權力中心。覽政之餘,慈禧在頤和園裡悠遊湖山,聽雨觀荷,品膳看戲,塗畫自娛,度過了她人生最後的時光。

清咸豐 粉彩百子圖蓋碗

此器由器身及蓋兩部分組成,上下口和,蓋上有意扁圓型鈕,器身兩側堆塑雙獸耳,以粉彩工藝繪「百子嬰戲圖」。此器物嬰戲圖上的嬰孩或舞龍,或挑燈放炮,姿態各異,充滿熱鬧歡快的氣氛。

清光緒 綠地粉彩番蓮福壽捧盒

捧盒由器身和盒蓋組成,上下扣合,盒呈圓形,盒蓋與盒底大小相若,蓋平頂,子母口,鼓腹,圈足。內飾白釉無紋。外通體以粉彩工藝在綠地上飾番蓮紋、蝙蝠(福)、壽字圖案。寓意「福壽雙全」「連綿不斷」

清晚期 脂玉雕花印盒

白玉質,玉質潔白,器分上蓋與盒身兩部分,子母扣上下扣合,合口平整嚴密,蓋頂部雕團壽紋,周圍輔以蝙蝠紋飾一周,腹部飾以如意雲頭紋,紋飾含義「萬福萬壽」的吉祥寓意。

清嘉慶 銅架自鳴鳥籠

鳥籠、籠架為黃銅所制,籠內有機械自鳴鳥,上弦後可以鳴叫。

清 南漆梳妝鏡匣

軟木做胎,髹漆,飾銅鍍金飾件,於色漆地上描金彩繪多種植物花朵。此器設計精妙:合則成為一匣,便於攜帶;展開則為一梳妝鏡架,精緻美觀。

清光緒 白石鑲玉插屏心

屏芯呈圓形,以鑲嵌工藝裝飾出牡丹花鳥紋飾,工藝精湛,層次豐富,布局協調。

清 犬衣

慈禧皇太后酷愛養狗,此為當時為太后愛犬所制犬衣,選用黃緞訂製而成,以顯示皇家愛犬的尊貴身份。

原文作者:隗麗佳

原文來源:《收藏家》2015年11月刊《頤和園藏慈禧太后文物精品品賞(上)》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合作美術館

合作雜誌精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從王翚題跋看王鑒《九夏松風圖》軸都有哪些蹊蹺?
中國綉聖——沈壽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