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對越反擊戰解放軍用高科技壓制越軍,相當於9個炮兵營的作用

對越反擊戰解放軍用高科技壓制越軍,相當於9個炮兵營的作用

原標題:對越反擊戰解放軍用高科技壓制越軍,相當於9個炮兵營的作用


1985年9月23日,老山前線負責盤龍江以東八里河東山地區防禦任務的陸軍第138師,組織步兵第414團7連利用不良天候向越軍盤踞的395高地地區6個高地實施了代號為「新建一號工程」的出擊作戰。


我軍出擊分隊採取小群多路、穿插分割、迂迴包圍的戰術手段,從6時15分發起攻擊,到16時27分全部撤回我方陣地,戰鬥歷時10小時12分鐘,共殲敵181名(包括陣地防禦之敵和反衝擊之敵),繳獲高射機槍1挺、重機槍3挺、輕機槍5挺、60迫擊炮2門、衝鋒槍52支、40火箭筒2具以及彈藥、器材、軍需物資、文件等各一批。


414團出擊分隊以陣亡10人,負傷16人的代價,實現了7:1的懸殊敵我交換比,打出了一個乾淨漂亮的殲滅戰。此次戰鬥創造了67軍接防以來出擊作戰全殲越軍一個加強排的先例,取得了在熱帶山嶽叢林地出擊作戰打小型殲滅戰的成功經驗,受到了總部和成都軍區雲南前指的高度讚揚。


這一仗戰果大、代價小,打得很漂亮,贏得很乾脆,究其原因,除了指揮巧妙、戰術靈活和協同密切之外,還有一個極其重要但鮮為人知的因素。那就是我軍電子對抗部隊對越軍的無線電指揮、協同通信網進行了強有力的干擾壓制,癱瘓了敵人的指揮,破壞了敵人的協同,使敵人變成了聾子和瞎子。


參戰的瀋陽軍區獨立通信干擾營編成一個前方干擾群和一個基本干擾群,對越軍168炮旅、457炮團、466炮團、150炮團和步兵983團無線電指揮、協同通信網施放了80次干擾,累計時間3小時44分鐘。期間,因為通信聯絡不暢,越軍指揮機關難以指揮步兵堅守和反撲,炮兵陣地難以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


比如:7時05分,越軍二軍區情報處觀察台向上報告情況,遭到我軍持續干擾,一份50組的電報30分鐘未能發出。造成其指揮機關情況不明,無法及時處置情況。


7時15分,越軍150炮團11營觀察所呼叫陣地,企圖通報射擊諸元,但遭到我軍干擾,無法與陣地溝通聯絡。


而作為重點干擾壓制的395高地地區,守軍直至被全殲也未能與其上級溝通聯絡。


據成都軍區雲南前指統計,此次戰鬥,由於干擾營對越軍炮兵射擊網施放干擾,迫使敵人只能按照固定諸元盲目射擊,導致射擊精度大幅度下降。戰鬥中,越軍發射炮彈3231發,其中打到八里河東山方向的炮彈僅有781發,占耗彈總數的24%。

戰後,通信干擾營的重要作用得到了高度的評價。成都軍區副司令員張太恆說:「這次作戰,通信干擾營最少起到9個炮兵營的作用。」138師政委王樹學說:「由於使用了通信干擾,使我師的傷亡人數比預計的減少了四分之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風雲故事 的精彩文章:

日軍玩了個陰招,為何竟被八路軍全殲?羅瑞卿高度評價!
這位抗日豪傑為何兵敗人亡?毛澤東10年前8個字已道破玄機!

TAG:歷史風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