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垂簾聽政的太后那樣多,為何同樣的事情,她卻遭世人嫌棄?

歷史上垂簾聽政的太后那樣多,為何同樣的事情,她卻遭世人嫌棄?

我們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垂簾聽政這個詞語的時候要追溯到戰國時期。那時候戰國君王去世以後,即位的君王年齡太小,然後就由其母親輔助他管理朝政。但是根據古代的宮廷制度,女子是不能在朝廷上露面的。所以就會在君王的旁邊設置一間小房間,然後君王的母親也就是皇太后就在這個小房間里與眾多大臣討論國事。於是,這種由母親輔助君王管理朝政的制度,被後世人民稱之為垂簾聽政。

在我國古代時期,垂簾聽政的現場發生過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幾位垂簾聽政的皇太后分別是西漢呂雉呂太后,西漢竇姬竇太后,清朝慈禧太后。

先來說一說西漢的太后呂太后,呂雉作為漢高祖劉邦的老婆。生來就靚麗奪彩,智慧過人,但她卻被歷史家評為果斷和狠毒的代表。劉邦稱帝後,呂雉為了防止西漢登基時的不穩定因素,設計殺害了當時赫赫有名的韓信;隨後又堅持讓劉邦殺害另外一命功臣彭越。

劉邦去世以後,15歲的劉盈繼承皇位。當時因為劉盈年幼不懂事,所以呂太后就採取了垂簾聽政的方式去輔助劉盈。後發現此方式可以使得自己權利變大,然後變本加厲開始獨掌大權。呂太后因權利慾望越來越大,性格也變得越加殘忍起來。對以前劉邦寵幸過得戚姬都殘忍殺害,後劉盈得知後,失聲痛哭。從此放浪形骸,不再管理朝政。從而呂太后管理朝政長大16年之久。呂太后雖然性格殘忍,但是管理朝政卻有一些好手段。他在當時執行的一些政策和廢除一些古老不文明的策略,使得西漢的經濟和文明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所以後世對其評價還是比較肯定的。

第二位就是和上一位頗有淵源的竇太后了。出身平民的竇姬最早是被皇宮選秀入宮服侍呂太后的,當時的呂太后為了安撫各大侯王,就將身邊的一些宮女贈送給各大侯王作為禮品。其中竇姬作為被贈送的一員,被當時的代王劉恆所看中。後劉邦死後,劉恆繼承皇位,竇姬被封為皇后。劉恆去世以後,太子劉啟即位。竇姬成為皇太后。劉啟年幼,竇太后就和呂太后一樣選擇垂簾聽政,長達5年時間。後劉啟長大之後,和大臣一起逼迫竇太后交出權利。後來的漢景帝劉啟和漢武帝劉徹都可算的上一代明君。所以說竇太后雖然也垂簾聽政,但其最少培養了三代明君的。所以後世對其評價也算傳奇女子了。

最後這位要說的就是晚清時期的妖后慈禧太后了,這位也是被世人所唾棄的最多的一位。慈禧太后是咸豐帝的妃子,同治帝的母親。1861年,咸豐帝去世。慈禧太后聯合慈安太后,斬殺了眾多顧命大臣,以垂簾聽政的方式輔助年幼的同治帝。而同治帝英年早逝,又輔助4歲的光緒帝再次垂簾聽政。不久此案太后被慈禧殺害,從此慈禧太后獨掌大權,知道清朝覆滅。其掌握清朝命運差不多有半個世紀之長,這半個世紀可謂是清朝葬送的根本原因所在。引入鴉片,割地賠款,腐敗無度,對待國內人民的殘酷無情,對待外國侵略者的阿諛逢迎。一句厚顏無恥的「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種恥辱的話更是永遠讓她受盡後代世人的唾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滄海史 的精彩文章:

悲催的皇帝,被上一任皇帝打暈,醒來後坐龍椅穿龍袍當皇帝
朱元璋本想給這位將軍留下血脈,結果被他孫子的一句話直接葬送

TAG:滄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