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第七屆西北聯大與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論壇召開

第七屆西北聯大與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論壇召開

作為20世紀中國最大的大學聯合體之一,西北聯大是中國現代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成果,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書寫了輝煌篇章。發掘和整理西北聯大的辦學歷程和辦學理念,對於深刻認識我國高等教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確保高等教育區域優勢,具有重要現實意義。11月9日,第七屆西北聯大與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論壇在西北工業大學南校區召開,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銜命東來:話說西北聯大》首發式同時舉行。西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賴紹聰,陝西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出版管理處處長高彥平等同西北聯大關聯院校的代表一起出席論壇和首發式。

「西北聯大孕育出的大學精神在今天彌足珍貴。西北聯大的歷史說明大學應當是民族精神的自覺發揚者,應當是國家戰略的自覺實踐者,應當是民族文化的自覺傳承者」。賴紹聰在講話中表示,高校「雙一流」建設離不開文化底蘊的滋養,傳承西北聯大「發揚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負建設西北之重任」的辦學宗旨和教育理念,講好西北聯大故事,是高校加強文化建設、立德樹人的重要抓手。姚遠教授新著《銜命東來:話說西北聯大》,是西北聯大研究由理性論證轉向講好中國故事的一次重要轉型。以西北聯大的研究成果為載體,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創造性轉化,把西北聯大故事裡的家國情懷、民族大愛等光輝思想,用於大學生的價值觀教育。通過深挖西北聯大的文化和精神內涵,追尋高校文化的根與魂,進一步突顯了歷史文化底蘊對於學校發展的重要作用。

《銜命東來:話說西北聯大》以抗戰時期的檔案資料為依據,選取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以故事的形式,生動活潑、嚴謹認真地講述了抗戰全面爆發後平津地區國立北平大學、國立北平師範大學、國立北洋工學院、河北省立女子師範學院及國立北平研究院一部,銜命內遷來陝組合辦學,由國立西安臨時大學、國立西北聯合大學到國立西北五校的辦學歷程,以及它們如鳳凰涅槃般化身西北,綿延民族文脈,教育報國,共赴民族危難的歷史故事。深刻反映了西北聯大傳承五千年燦爛文化、融合世界優秀文化成果的辦學理念和高遠追求,集中表現了優秀知識分子救亡圖存、共赴國難的民族精神。與會學者肯定了該書的材料運用和表現形式,認為該書以故事講歷史,尊重歷史又能活化歷史,是有故事有溫度的情懷之作,為以後深入開展西北聯大研究增加了新的角度和基礎材料。

該書作者姚遠教授和媒體見面並接受訪談。姚遠在採訪中介紹,抗戰全面爆發後,日本將中國大學列為破壞目標,大學損失慘重。1937年9月10日,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為基幹,設立長沙臨時大學;以國立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為基幹,設立西安臨時大學。長沙臨時大學不久遷至雲南,合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西安臨時大學遷至漢中,改稱國立西北聯合大學。

1938年3月6日,西安臨時大學全校千餘師生先乘火車到寶雞,然後徒步130多公里,渡過渭河、翻越秦嶺,到達陝南漢中。4月,教育部下令將西安臨時大學改名為「國立西北聯合大學」。5月2日,國立西北聯合大學在城固縣校本部舉行了開學典禮,設6個學院23個系。西北聯大沿襲西安臨大制度,不設校長,由校務委員會、常委會商決校務。1938年10月,國立西北聯合大學第45次常委會通過決議,以「公誠勤樸」為校訓。國文系教授黎錦熙撰文對校訓加以解釋,指出「公」是以天下為公;「誠」是不誠無物,誠心誠意;「勤」是勤奮敬業;「朴」是質樸務實。黎先生又撰寫了西北聯大校歌,其詞曰:「並序連黌,卅載燕都逈;聯輝合耀,文化開秦隴。漢江千里源蟠冢,天山萬仞自卑隆;文理導愚蒙;政法倡忠勇;師資樹人表;實業拯民窮;健體明醫弱者雄。勤樸公誠校訓崇。華夏聲威,神州文物;原從西北,化被東南;努力發揚我四千年國族之雄風!」校歌抒發了廣大師生開發遼闊西北、振興中華民族的壯志豪情。西安臨大和西北聯大還出版有《西安臨大校刊》、《西北聯大校刊》,現存30期100多萬字,包括後來分出的各院校校刊,記載了西北聯大與分置後各校的歷史。抗戰勝利後,除西北工學院、西北師範學院一部分遷回平津,復校為北洋工學院、北平師範大學外,主體及其他院校則永留在西北,在陝西省形成了文、理、工、農、醫、師範等門類較為齊全的高等教育體系。

「西北聯大從抗戰全面爆發之後,在西安合組而成,由此奠定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基礎,實現了中國高等教育在大西北的第一次由點到面的歷史性轉折,這是中國高等教育歷史上一些重大的事件,如果沒有西北聯大在西北展布的話,就不會有今天西安的高等教育和陝西的高等教育以及西北的高等教育。」姚遠表示:「在今天的雙一流建設和興學強國建設之中,我們應該好好的弘揚和傳承西北聯大的精神,肩負起興學強國和建設復興民族的重任。」

該書的責任編輯、西北大學出版社副總經理桂方海介紹,《銜命東來:話說西北聯大》圖文並茂,以話說的形式,按「卷前導讀」「國立西安臨時大學」「國立西北聯合大學」「國立西北大學」「國立西北工學院」「國立西北農學院」「國立西北醫學院」「國立西北師範學院」「國立西北聯合大學與漢中」「卷末後話」編排。其中,《西安臨大校刊》報道楊秀峰教授投筆從戎,深入太行,建立抗日武裝,開闢冀西抗日根據地;主持劃定我國南海國界線的傅角今及代表我國接收南海諸島的鄭資約均是西北聯大後繼院校西北大學的教授;西北大學郁士元成為教授從軍第一人;全國道德模範龔全珍的入學檔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吳自良、核燃料事業的奠基者張沛霖均畢業於西北聯大後繼院校西北工學院;植物病理學家李振岐院士既是抗戰老兵,又畢業於西北聯大後繼院校西北農學院並留校任教;西北聯大常委徐誦明既是病理學的奠基者又是中國新醫學體制的奠基人;西北聯大後繼院校西北師範學院開創了我國最早的研究生教育和電化教育……都是從歷史檔案中首次發掘;438幅珍貴的老照片將史事襯托的更加翔實、生動。

「瘦骨一撮不勝衣」,作為中國第一個穿越死亡之海、拓荒西北考古的黃文弼教授;「壩上長夜七星燈火」;古路壩的名師大家;「用一個小麥品種救了大半個中國」的趙洪璋教授;我國西醫兒科的奠基者顏守民教授;首開人文學科貢獻於地方建設先河的黎錦熙教授……從另外一個視角敘述的故事讀來令人感動不已,同時對這批銜命東來的民族棟樑油然起敬!

兩位曾分別在陝南城固西北聯大高中部和西北聯大後繼院校國立西北工學院求學的老校友,西北大學名譽校長張豈之教授、西北工業大學原校長傅恆志院士分別為該書作序,講述自己與西北聯大的故事。張豈之教授紮根西北始於西北聯大,他在序中回憶,「雖不過幾十間茅草屋,幾排舊桌椅,極其簡陋清苦,但卻有了一片可以安靜讀書的地方。老師們風塵僕僕地登上講台——小土階,津津有味地講起課來。大清早,當晨霧尚未從江面消失,小操場上滿是從戰區來的少男少女們,有的朗讀英語,有的背誦古文。他們的衣服和體形極不相稱,可是每個人都有一顆滾燙的心。在抗日民族解放戰爭的艱苦歲月里,還有讀書的機會,這已是很大的幸福,生活苦點又算得了什麼?我們在漢江邊晨讀,在油燈下自習,大家如饑似渴地學習新知,課餘閑暇便會鑽進街上的一間間書店,抱著一本本書貪婪地吸允其中的營養。魯迅的小說,郭沫若的新詩,都是令人迷戀的,這種讀書的狂熱,也沖淡了思鄉之苦,不免苦中作樂。」「由此,我走進了南開,走進了北大,走進了清華,結識了北師大和北平大學校友——我的老師侯外廬先生,走進了中國思想文化領域,也走進了西北聯大的後繼學校西北大學。」 張豈之教授表示,今日大學的責任不外乎教書育人、學術創新、文化傳承和社會服務四大職能,而通過《銜命東來:話說西北聯大》這樣的力作,展現我們的大學之道,展現我們的文化自信,正是實現這些職能的重要抓手。「讓我們重新燃起漢江畔茅屋教室里的那束燭光,講好西北聯大故事,傳承光大優秀文化,奔向民族復興的新征程。」 張豈之教授說。

「西北聯大所展示出的自覺為國家和民族服務,將國家最迫切的需求視為自身追求的獻身精神非常有現實意義。」傅恆志院士是西北工業大學鑄造專業的創始人之一,培養出中國第一位鑄造工程博士,在國內率先建立了凝固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國際上首次提出液固界面非平衡溶質再分配和定向組織超細化的概念。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及技術發明獎3項。他在序言中回憶:「我最初就讀的焦作工學院,1938年7月與國立西北聯合大學工學院(含國立北洋工學院與國立北平大學工學院)、國立東北大學工學院在城固古路壩合組為國立西北工學院。……《銜命東來:話說西北聯大》將我們的思路一下子帶入了烽火連天的抗戰歲月之中。」 傅恆志院士對書中章節:劉錫瑛、潘承孝輾轉月余奔臨大;日機轟炸中趕往西安繼續學業的葉培大;水利大師、土木工程系名譽教授李儀祉在去世前一天向學校請假;魏壽昆、雷祚雯、張伯聲三教授深山勘礦;「衣服無邊疆」的教授生活;曾炯教授英年早逝;抗戰「三壩」與壩上長夜等印象深刻,這些章節讀來都非常令人感動。傅恆志院士希望有更多體現西北聯大之魂的力作問世。「讓我們一起重燃古路壩燈火,講好西北聯大故事,傳承優秀高等教育文化,在興學強國、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光和熱。」 傅恆志院士說。

與會學者提出,西北聯大取得了巨大的辦學成就,形成了獨特的辦學精神,在中國高等教育發展中具有特殊地位,為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世界一流大學的創建和大學優秀文化傳統的弘揚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西南聯大的「合而有分,南渡北返」和西北聯大的「分而有合,紮根西北」,各具特色,同為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大學精神的最高表現,同為中國高等教育的寶貴財富,特別是西北聯大取得了重要學術成就和教育成就,整合、保存和光大了中國高等教育的火種,「並序連黌,聯輝合耀」,通過國立西北五校,伴著大風、伴著大漠,取得了具有505名教授、1500餘名師資和培養9000餘名畢業生的空前辦學成就,從而實現了中國高等教育區域分布由「點」「線」布局向「面」的布局演化的歷史性轉折,將現代大學制度系統地植入西北,形成了文、理、工、農、醫、師範、綜合等完整的西北高等教育體系,從知識、思想、文化等方面促進了西北地區的社會進步,為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西北建設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為21世紀的西部大開發蓄積了寶貴的人力資本。

(記者 陸航 實習記者 楊非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八月十五話中秋:除了賞月、吃月餅 這些歡度佳節的打開方式了解一下
王鵬權:政府和社交媒體重塑美國政治傳播格局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