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汪精衛本是堅定的革命者,後敗給蔣介石,叛逃時留下八個字氣壞蔣

汪精衛本是堅定的革命者,後敗給蔣介石,叛逃時留下八個字氣壞蔣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很多的漢奸,這些人選擇在國家最困難的時候投靠日本人,這些人是國家的災難,但也是他們讓更多的人看清了現實,在這個危機四伏的國家需要的是更多的革命者,需要更多的人來解救國家,去補那些叛徒打開的窟窿。

說到抗戰時期的大漢奸,那肯定是沒有比汪精衛更出名的了,他在關鍵時刻投靠了日本人,成立了汪偽政府,和日本人合作,將很多重要的情報透露給日本人,給我們的抗戰工作到來很大的困難。他的臭名已經名揚千古了,對於他的種種惡行,得到的是世人的譴責,即使是在活著時候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死後也遭受了折磨。

在日本投降後,他去到了日本得以安度晚年,但是人總是要落葉歸根的,即使是漢奸,也不能違背老祖宗的規矩,在他死後,他的屍體被運回國,並且舉辦了隆重的葬禮。他的妻子害怕遭到別人的報復,將他的墓地用水泥澆灌出來。即使是這樣,後來蔣介石找了有個借口用炸藥講他的墓炸開,給他屍體扔到了荒野之上,等待他的是風雨的侵蝕。

但是汪精衛並不是有個徹頭徹尾的壞人,在早年間,他也是一個非常堅定的革命黨人。他出生自一個書香世家,父輩們都是讀書人,並且對當時的社會都有很大的貢獻,可是當時文人的工資並不多,所以家裡一直都是緊緊巴巴的。在他13歲的時候更是,父親的離世給這個家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他只能跟著哥哥到處給人當小工,受盡了屈辱。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有鬥志,他沒有泉下的父親失望,他考上了秀才第一名,後來又去日本留學,本懷著遠大志向的他回到祖國,可是當時清政府的腐敗已經無力回天,因為政府的妥協,導致當時的社會人們處處受壓迫,他心生厭惡,於是加入了同盟會。他成為了一名革命黨人,並且得到孫中山的賞識,兩人成為親密的夥伴,當時的汪精衛在同盟會是盛氣逼人。

當時的蔣介石還只是無名小輩,在孫中山的手底瞎蹦躂,可是後來,蔣介石成為黃埔軍校的校長,對蔣介石最大的阻礙就是汪精衛,於是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學生的力量,將汪精衛搞垮。汪精衛受到了重創,當時正巧日本人勢力猖獗,他收買了很多有權勢的人,得到了日本人注意,後來在日本的拉攏下投靠日本。在他走的時候,給蔣介石留下八個字「君為其易,著實諷刺」。這擺明了就是說,他把容易的事情留給了蔣介石,自己去干有挑戰的,不僅為自己的背叛找了借口,還順帶侮辱了蔣介石,這句話可把老蔣氣壞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話翔談 的精彩文章:

日本為了將此地據為己有,騙了大量的移民來此,男子任意挑媳婦
最初提出朝鮮談判停火建議的,並不是中美兩國,而是這個國家

TAG:史話翔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