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立冬,素以為絢

立冬,素以為絢

立冬很務實

寒露在籌謀,氣溫一點點下降,醞釀季節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霜降在體現,一下變了天,是因為多地的氣溫到了質變的臨界點,長江中下游地區,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時候就是在霜降時節;而立冬在感官,冬天的第一個節氣明顯比秋天最後兩個節氣更務實,氣溫繼續下降,而最低氣溫下降地更明顯。一天中最低氣溫往往出現在日出前後,因此隨著立冬之後日出時間的推遲,最低氣溫出現的時間也更接近人們早起出門的時間。今年10月1號國慶節,北京的日出時間是6:12分,那天的最低氣溫就出現在六點左右,只有11度,我穿著一件單薄的衛衣陪遠道而來的朋友看升旗,寒涼之意明顯。而11月7號立冬這天,北京的日出時間在6:50分,我要早上七點出門,又踏上了一天最冷的時候。此時的冷無疑是真真切切的切膚之寒,從皮膚的邊角浸入體內,高而穩的滑翔直抵腸胃。胃冷的很認真,立冬也來的很認真。

立冬講誠信

立冬,相比於立春、立夏、立秋,是最講信用的。立春的時候,春天還在嶺南的臉上塗脂抹粉;立夏的時候,夏天剛剛觸及江南的眼角唇眉;立秋的時候,秋天還停靠在長城以北歇腳觀望,而立冬,也就是每年的11月7、8號到22、23號左右,在陝西、河南、山東、蘇皖,這些24節氣的發源地都及時響應自然的召喚,整裝待發地從深秋邁入初冬。在季節版圖上,冬天已佔據611萬平方公里。古人和現代氣象學採用的季節判定方法不一樣,但對於界定節氣變化的結果來看,卻是異曲同工。古人對冬天來到的判斷,極其簡單,就是看水何時成冰,好像立冬第一候所言「水始冰」。從1981到2010年的氣候數據看,鄭州下半年最低氣溫首次低於0度的平均日期在11月15日,雖然是立冬第二候,不過也是準確的發生在立冬時節。不過80年代以來氣候變暖,如果我們把時間放到更早的春秋戰國時期,「水始冰」的時間還會往起提,或許可以恰好走在立冬第一候。現代我們判定冬季的開始,是要求日平均氣溫穩定低於10度,其實這和古人要求最低氣溫低於0度並不矛盾,這樣看來古人藉助自然的智慧並不輸給有精密儀器測量氣溫的現代人們。

立冬真骨感

時間走到立冬,路邊能看到的顏色越來越單一,自然做減法,我們的心也變得更淺,一點顏色都會滿足。一棵綠色的垂柳隨風擺動兩下,雖然葉片已不多,但都足夠讓我們心生漣漪,好像它睡了一覺卻醒錯了時間,有幾分恐懼,但更多的是堅強,在植物界大都偃旗息鼓準備過冬的時候,還是有很多樹木大張旗鼓地呼吸著。不過,人還真是不太知道珍惜的生物,當年春夏秋用各種色彩迷亂眼帘的時候,你也經常漠然繞過這個城市很多遍,而此刻卻因為這一點殘存的綠而心有昭昭然。

冬季因為缺少色彩和熱度,給人清冽骨感之意。一股股的冷空氣除了帶走我們的熱量,也帶走了城市的脂肪,放眼望去,城市有一種被掏空的感覺,前一步身世之感,後一步身世之嘆。你不知道這個冬天何時偷走了花香,又何時吹散了落葉,有時候開車看著路兩旁的樹葉,一下子就枯黃飄散,一下子就不見蹤影,就恍惚的不知今夕為何月,不知是該期待明年的春天,還是該感嘆似水流年。好像那些嫩芽昨天才賣力擠出尖尖角,今天就已然殘喘在掃帚頭了。

冬的本義是終結,是先民繫繩記事的繩結。《說文解字》提到:「冬,四時盡也。」立冬以後那種「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的感觸愈加深刻。《古詩十九首》總是那麼深衷淺貌,一語抵心尖。立冬以後城市淡然瘦身,人類瘋狂增脂。天氣越冷,我們對於食物的依賴就越大,因此,骨感是視線里的幻象,豐腴才是體態上的真實。如果說夏天戶外的大排檔是一場人與自然的把酒言歡,那冬天壁爐旁的小火鍋就是一次天人合一的雙邊會談。

立冬終豐富

立冬,讓人既愛又怕的開始。

從小對於冬天的感情就很矛盾,一方面是真愛,另一方面也是真怕。從小就怕冷又愛美,小時候,冬天最熱鬧的記憶就是圍繞在秋褲、毛褲、棉褲上和老媽討價還價。我在學習上很自覺,別的小朋友是叫不回家吃飯,我是趕不出去玩耍;吃飯上不挑剔,白菜燉豆腐還是豆腐燴白菜,我都裝著視而不見努力下咽。唯獨,在穿衣服這件事情上,好像立論「大寒小寒誰更寒」的命題一樣,雙方從來不妥協,媽媽覺得她作為母親的權威至少要體現在生活中一個精準的落點上,因此她在我穿什麼衣服出門這件事上,也總是不放權。

愛冬天,雖然從自然的視角眺望,這個季節是山河肅穆,大地不語的,但是從人文的情懷解讀,這個季節卻是新鮮而熱鬧的,因為這個季節人與人之間有好多值得互相取暖的理由。從這個角度看,或許不是我矛盾,而是冬天自身就是矛盾的。好像你在人潮洶湧的地鐵站,因孤獨慌亂而惴惴不安,偷偷瞄一眼周邊的人,卻發現他們是更大孤獨個體的聚集,他們在低頭自顧自的玩手機,你端詳著他們生活中最真實的樣子,即熟悉又陌生,即新奇又寂寞。

今時今日的立冬,家早已換了新的光景,更大的通透的房屋,似乎少了些許兒時私密的溫暖和熱鬧。但是爸媽多年的習慣並未改變,一家人互相依偎取暖的渴盼並未減淡。立冬,不僅是一個節氣,更是一種儀式,是一次靈魂起舞的生活朝聖。想起吳冠中那首《故鄉》:「最是童年總入夢,紙上留我舊故鄉。」有時候一個人的故鄉,也是所有人的故鄉,一處的立冬,也是所有擁有冬天的地方,勇敢而充滿希望的開始。

欄目策劃:李翊

微信編輯:王小懶

簡單三步,點亮星標

就能第一時間看到推送啦!

點擊以下圖片

進入最後一天「雙11活動價」

(11月12日24點前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生活節氣 的精彩文章:

冰雪初融嘗起來是什麼味道?
賞瑤台月華

TAG:三聯生活節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