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小米華為落戶、第一高樓迫降,一個強二線的進擊與幻滅!

小米華為落戶、第一高樓迫降,一個強二線的進擊與幻滅!

武漢,二線身體,一線野心。

這是武漢市場調研的第二篇。

1

轉了一圈,回來跟米小妹聊了聊,發現武漢市場,真的涼了不少。

與16、17年搶房大戰相比,18年的武漢運氣差了不少。3年的時間,武漢經歷了一場從頂峰跌落谷底的過山車。曾經是宇宙中心,如今卻冰冷刺骨。

最癲狂的時候,武漢、成都、杭州、南京的F4組合,站在樓市之巔傲視眾生,萬人搶房、茶水費盛行,烈火烹油,乾柴烈火。

身為三大火爐之一的武漢,不只是40度的高溫,更是將地產的火種播撒到每一個角落:

16、17年,甚至18年上半年,開盤清盤隨處可見,2017年10月38次推盤、22次日光,11月62盤入市、42次日光,12月連開9盤、全部清盤……

茶水費盛行,或明或暗,或真或假,少則20萬,多則80萬,這是一道金錢打造的捷徑,市場的差價,以簡單粗暴的形式登堂入室;

所有樓盤遭遇瘋搶,手握滿滿當當的買房資料,進不了門、認不了籌,大部分的客戶資料甚至過不了售樓部的大門,置業顧問關上大門的同時,同時也關上了窗戶;

房企的情緒被徹底激活,亢奮的資本掃蕩樓市的所有地塊,貢獻了16年16個、17年7個地王的輝煌戰績:碧桂園以總價25.31億、樓麵價20017、溢價289%,晉陞單價地王;平安以總價110.65億、樓麵價13588,晉陞總價地王;正榮以溢價率442%、樓麵價15966,成為光谷單價地王,是為正榮·紫闕台;遠洋甚至不惜耗資150億元,拿下2塊地塊;

……

癲狂、尖叫、亢奮、泡沫,所有參與者托舉了一場最喧囂的場景,市場也終於走向鐘擺的頂峰。

僅僅半年後,泡沫擠破、喧囂不再,再高的鐘擺也開始了下坡的路程。

人走「茶」涼、精裝變毛坯、新房限價、地王艱難面世,一場暴風雨的洗禮,澆滅了夏天的炎熱。武漢市場,終於涼了。

在武漢的幾天,我們走遍了重點片區、典型樓盤。

我們以點帶線、以線串面,試圖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市場輪廓。

武漢市場版塊分明,行政劃分為武昌、漢口、漢陽,但是市場卻分為4大片區,分別是武昌、漢口、漢陽、光谷,足見光谷的地位之高。

1、武漢市場均價1萬7,1萬7以下還是很熱,1萬7以上已經變冷。

漢口二七濱江新區的頂豪,哪怕限價3萬6左右,萬科、綠城、華髮、中信泰富大哥站位,依舊看得多、買的少;

東湖板塊的華僑城原岸,緊鄰東湖,限價2萬(毛坯)2-3萬(精裝)不等,二手房倒掛至少5000,依舊沒有清盤;

楊春江湖板塊的金茂府、地王項目正榮紫闕台依舊是高位站崗、樓麵價1萬的中南熙悅府開盤異常慘淡。

與此相反,1萬7以下的樓盤活得很滋潤。光谷「神盤」188國際社區、四新的城投四新之光、白沙洲的東原啟城、金銀湖的盛世卧龍城等樓盤,依舊是全線飄紅、去化火熱。

2、新房限價、一二手倒掛,倒掛越大,價值越大。

二手房雖然很涼,因為新房限價,倒掛依舊存在。本地朋友告訴我,名下86平的兩房,以前掛價240萬輕鬆出手,現在降價20萬無人問津,降價30萬才會有人諮詢。

卧龍東方郡新房1萬3+2500精裝(可貸款),附近萬科城二手房高達2萬2,差價6000;

華僑陳原岸高層均價3萬以下,二手房卻超過3萬5,差價5000;

萬達御湖世家、融創壹號院新房限價3萬2,旁邊復地東方國際的二手房至少4萬+,差價5000。

3、地王面臨生死劫,新地王艱難入市。

越是地王、拿地越晚,越能感知市場的涼薄。

其實對於地王,武漢還是比較開明的,拿地越高、備案價越高。但是市場卻不吃這一套,相比新地王的高樓麵價,老地王更有優勢,銷售完全無壓力。

白沙洲片區:東原啟城,樓麵價才2100,精裝價13500;正商金域世家、金地保利褐石街區樓麵價超過8000,預計超過售價1萬6,與東原差價超過2500。

光谷片區:正榮紫闕台拿地樓麵價高達1萬6,精裝售價2萬7銷售不暢,不得不改為毛坯2萬4;附近的泛悅城的樓麵價9000不到,哪怕是超高層、有商業,精裝價2萬5完全無壓力。

4、市場冰涼,倒逼房企精裝變毛坯。

在武漢買房,能買毛坯,千萬不買精裝。

為什麼?因為精裝備案價格高,最重要的一點是,精裝必須全款。

武漢市場非常奇特,毛坯+精裝雙合同完全公開,致使精裝成為房企獲利的白手套。均價2萬以下精裝價2500,均價2萬以上3500-1萬不等。如果算上精裝價格的話,不亞於首付款。

整個武漢,充斥著微妙的博弈、焦灼,有對立,有妥協。

1、有關市場的對立、妥協。

一方面,武漢市場嚴控市場,剛需優先選房,買房利率非常高,新房限價非常厲害,尤其針對地王,二手房市場甚至因此轉涼;

但是另一方面,毛坯、精裝可以堂而皇之的雙合同,茶水費也只是轉至地下,地王項目也給出了生存出路。

武漢市場的糾結就在於,一手調控試市場,一手護著市場。

2、有關城市的對立、妥協。

剛到武漢,我們就聽聞幾個不幸的消息:武漢第一高樓紛紛迫降,先是武漢綠地中心從636米跌至500米,隨後周大福金融中心從648米跌至450米。高樓永遠是一個城市野心的體現,既關乎臉面,也關乎實力。

但是另一方面,漢口濱江、武昌濱江,甚至漢陽濱江,都在打造武漢的商務中心;楊泗港大橋的推進,武漢三鎮將互為一體;小米、華為、鬥魚這些新興互聯網產業入駐,光谷科技的未來不可限量。

一手按壓、一手拖底,共同構築了武漢市場的微妙。充滿矛盾的武漢,正是如今市場下的真實寫照。

對於武漢的整體判斷,我的基調是:

市場涼了,但是實力仍在、價格維穩。

全民參與的瘋搶沒有了,幾十萬的茶水費隱匿不見,房企競相拿地王的熱情衰退,大面積的瘋搶基本沒有,市場變涼、但價格維穩。這是第一。

老地王的項目越來越少,新地王項目將逐漸面世,尤其是高樓麵價的地王,合理化的定價會托底房價,至少不會下降。這是第二。

武漢市場1萬7以下的樓盤依舊比較火熱,去化八八九九沒有問題,這說明什麼?證明新武漢人推陳出新,一波接一波,這些是未來武漢的基石。這是第三。

調控的目的不是搞垮,而是托底,武漢也不會輕易被擊倒,頂層價格停滯是大勢所趨,不是實力問題,而是大環境問題;底價空間抗跌,甚至逐漸夯實,這才是衡量武漢價值的標準所在。這是第四。

武漢的未來,在於濱江商務區、在於留漢百萬的人才、在於小米華為為代表的光谷科技,在於百年武漢打下的堅實基礎,這樣的城市,不會垮。

只不過,在大環境、大市場的場景下,就算是武漢也得低頭。

最新消息,武漢市房管局提出,從11月15日起,備案均價低於2萬(不含2萬)的樓盤中,140平(不含140平)以下的房源剛需優先選房。包括江岸區後湖片區、漢陽區四新片區、東湖高新區光谷東山片區、洪山區白沙洲片區、東西湖區常青片區、蔡甸區等6大熱點片區,剛需房源比例提高至100%,其他區域提高至80%。

從2月試點、6月調整、9月強化,到11月再次出手,武漢進行了一場內部的結構調整、自我解構。

市場如此殘酷,房票尤為珍貴,剛需如何選擇不掉坑?改善如何突圍不掉隊?

來源:米宅(MizhaiPlus)

作者:百夫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宅探客 的精彩文章:

已備案,華僑城·原岸,備案價最低42000元/平
已備案,即將發售:武漢雅居樂花園,備案價最低8850元/平

TAG:美宅探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