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司馬冏專權 小人物李含假傳詔令 司馬乂一百多人居然殺了司馬冏

司馬冏專權 小人物李含假傳詔令 司馬乂一百多人居然殺了司馬冏

原標題:司馬冏專權 小人物李含假傳詔令 司馬乂一百多人居然殺了司馬冏



——跟乾隆皇帝和魯魯學領導思維 晉朝44


魯魯講評資治通鑒


原創作品,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301年,新野王司馬歆將要去赴鎮南大將軍之職,與齊王司馬冏共同乘車拜謁皇陵,司馬歆趁機對司馬冏說:「成都王司馬穎是晉惠帝的親弟弟,與您一起建立大功勛,現在應當把他留下,和您共同輔政,如果不能這樣,應該奪了他的兵權。」


魯魯評論:說得容易,奪兵權,很難辦到。


在另一輛拜謁皇陵的車上,常山王司馬乂和成都王司馬穎在一起,司馬乂對司馬穎說:「天下是先帝晉武帝的功業,你應當維護它。」聽到這話的人,沒有不感到擔憂恐懼。


魯魯評論:略。


盧志對司馬穎說:「齊王雖然號稱有百萬大軍,但和張泓等人作戰時,卻相持不能取勝。大王您一直前進,渡過黃河,功勞無人能和您相比。現在齊王想要和您一同輔佐朝政,我聽說兩位英雄不能共存。你應該以太妃生病的借口,請求返回鄴城,照顧太妃,把朝政委託給齊王,這樣能收攬天下的人心。這是上策。」司馬穎聽從了他的意見。


魯魯評論:略。


晉惠帝在東堂召見司馬穎,慰勞他。司馬穎拜謝說;「這是大司馬司馬冏的功勞,我沒參與什麼。」司馬穎上奏稱讚司馬冏的功勞和美德,說應該將朝政委託給司馬囧,又說母親生病,請求回到封地。隨即告辭離開,不再回到營地。


司馬穎拜謁太廟後,從東陽城門出城,踏上回歸鄴城的道路。


司馬穎給司馬冏留信作別。司馬冏見信後,大驚,急忙策馬去給司馬穎送別。


在七里澗,司馬冏追上了司馬穎。司馬穎停下車和司馬冏話別,司馬穎只說擔心太妃的疾病,沒提政事。兩人依依不捨,灑淚而別。

成都王司馬穎回到鄴城,司馬穎接受大將軍職位,但辭讓了九錫。他不在乎中央權位的行為贏得了士人與百姓的讚譽。


司馬穎上表讚揚討伐趙王司馬倫中的功臣,這些人都被朝廷封為公侯。


司馬穎又上表說:「大司馬司馬冏在陽崔時,和賊軍(指趙王派的張泓等軍)相持了很久,百姓困頓疲憊,請求准許運送黃河以北地區邸閣米十五萬斛,去賑濟陽翟的災民。」


司馬穎派人打造了八千多副棺木,用自己的俸祿縫製衣服,裝斂祭祀黃橋之戰的死亡兵士,表彰他們的家屬,撫恤比平常陣亡提高二等。司馬穎命令溫縣地區掩埋趙王司馬倫陣亡兵士一萬四千多人(湨水之戰)。司馬穎的這些做法是出自盧志的謀略。


魯魯評論:略。


司馬穎相貌英俊,但不聰明,不喜歡讀書。司馬穎性格敦厚,將政事委託給盧志,所以能夠成就美名。


朝廷又派使者召司馬穎入朝輔政,又加九錫。司馬穎的愛妾孟玖不想回洛陽,另外是程太妃喜歡鄴都,不想離開,所以司馬穎始終推辭,不肯接受任命。


魯魯評論:略。


7月,朝廷封常山王司馬乂為長沙王,准許開府,升為驃騎將軍。(司馬乂原來是長沙王,因楚王司馬瑋被誅殺,同母的司馬乂被貶為常山王,現在恢復爵位。)


東萊王司馬蕤(司馬攸長子)兇狠殘暴,喜歡酗酒,多次欺陵侮辱大司馬司馬冏(司馬攸次子)。司馬蕤向司馬冏請求開府,司馬冏沒有答應他,司馬蕤心生怨恨。

司馬蕤秘密上表,說司馬冏專權。司馬蕤和左衛將軍王輿謀劃廢黜司馬冏。


反叛之事被司馬冏發現,8月,詔令把司馬蕤廢為平民,誅殺王輿三族,發配司馬蕤到上庸,上庸內史陳鍾按照司馬冏的密令,把司馬蕤秘密處死。


詔令大赦天下。


12月,詔令封大司馬司馬冏的兒子司馬冰為安樂王,司馬英為濟陽王,司馬超為淮南王。


302年3月,皇太孫司馬尚去世。


晉惠帝的子孫都死了(太子、唯一兒子司馬遹死了,司馬遹的三個兒子司馬虨、司馬臧、司馬尚也都死了。)大司馬司馬冏想要長久地獨自掌權,但如果按照皇位繼承次序遞補,晉惠帝弟弟、大將軍司馬穎(晉武帝司馬炎第十六子)應該成為皇太弟,繼承皇位。這種情況是司馬冏不想看到的。


司馬冏選擇清河王司馬覃當皇太子,司馬覃才8歲,是司馬遐(晉武帝司馬炎第十三子,300年去世)的兒子。


晉惠帝同意了司馬冏請求立司馬覃當皇太子的上表。任命司馬冏為太子太師,東海王司馬越為司空,領中書監。


魯魯評論:略。


齊王司馬冏達到自己的願望後,越來越驕傲奢侈,獨攬大權,大規模地建造自己府第,拆毀公私房屋上百處,使齊王府的規模和晉惠帝的西宮差不多。齊王司馬冏的這些做法讓他在朝廷內外失去聲望。

侍中嵇紹上奏說:「生存時不忘記滅亡,是《易經》很好的警戒。」


魯魯評論:略。


侍中嵇紹說:「我希望陛下不要忘記在金墉城的困苦,大司馬不要忘記潁上的苦戰,大將軍不要忘記黃橋的失敗。那麼禍亂的萌芽就無法產生。」


魯魯評論:略。


嵇紹給司馬冏寫信,說:「堯、舜住在茅草搭的房屋,夏禹住在簡陋的宮室。現在您大興土木建造房屋,還給三位親王(指司馬冏的三個兒子)建造宅第,這些豈是現在急於做的事?」司馬冏用謙遜的話來認錯,但並不採納。


司馬冏沉湎於宴樂,不去金鑾殿參加朝會,在自己府第坐受百官的叩拜,用符節向各官署發布命令;隨意任用官員,讓自己的親寵小人握有權力。


殿中御史桓豹直接向晉惠帝上奏,沒有先經過司馬冏的府署,司馬冏把他交付考竟(嚴刑訊問,常常致死)。


魯魯評論:略。


南陽隱士鄭方上書勸諫司馬冏說:「現在大王您居安不思危,宴樂過度,這是第一失策。宗室骨肉之間存在細小的芥蒂,這是第二失策。四方蠻夷並不安寧,您卻認為功業已經很大,不把蠻夷事情放在心上,這是第三失策。戰亂之後,百姓貧窮困苦,卻沒有聽說您賑濟救援,這是第四失策。您與討伐司馬倫的各路義軍有盟約,在戰爭成功後,應該及時獎賞,但現在還有沒被論功行賞的人,這是第五失策。」司馬冏感謝說:「不是您,我就無法聽到這些過失。」


魯魯評論:略。

戶曹掾孫惠上書說:「天下有五難、四不能, 您卻全部具有:不畏鋒刃而起兵,是一難;聚集起英雄豪傑,是二難,與將士們分擔勞苦,是三難;以弱勝強,是四難;復興帝業,是五難。四不能如下:不能長久地享受大名,不能長久地炫耀大功,不能長久地把持大權,不能長久地保持大威。大王您做那些難事而不以為難,處在不能的境況卻還說能,這是我心裡感到不安的地方。您應該考慮功成身退的道理,尊崇推薦與皇帝血緣親近的人,把重任交給長沙王和成都王,謙遜有禮地返回封地,那麼謙遜讓國的吳太伯、曹子臧就不會在歷史上獨佔美名。現在您忘卻高高在上的危險,貪戀權勢,讓人猜疑,即使在官位的高台上遨遊,在宮城重地逍遙自在,我認為危險覆亡的憂慮,超過兵敗潁川、陽翟的時候。」


魯魯評論:略。


司馬冏不聽,孫惠稱病辭職離開。


孫惠的辭職,有些觸動司馬冏,司馬冏問曹攄(記室督,曹魏大司馬曹休曾孫):「有人勸我放下權力,返回封國,你看怎麼樣?」曹攄說:「事物的發展不要到達頂峰,大王您如果確實能身居高位而考慮到危亡,提起衣服離開這裡,這是善策中的善策。」司馬冏不聽。


張翰、顧榮都憂慮災禍即將到來。秋風起,張翰想起故鄉的菰菜、蒓菜湯、鱸魚片,感嘆道:「人生貴在滿足自己合適的志向,富有和尊貴有什麼用?」隨即回老家了。顧榮故意醉酒,不去過問府中事務,長史葛旟因為他荒廢職守,向司馬冏彙報,把顧榮貶為中書侍郎。穎川隱士庾袞聽說司馬冏一年沒有上朝,嘆道:「晉朝衰微了,禍亂將起!」帶領妻兒逃到林慮山中。


魯魯評論:略。


王豹給司馬冏寫信說:「從元康年間以來,在位的宰相(楊駿、司馬亮、張華、裴頠)沒有一個人得到善終,不是他們做了錯事,而是事態情勢造成的。現在您平定了禍亂,使國家安寧平靜,但又沿著過去的翻車軌道走,想長期在位,不是很難的事嗎?現在河間王在關右培植自己的勢力,成都王固守在當年曹魏屬地,新野王在江、漢地區得到大片封地,這三位親王血氣方剛,年富力強,掌管著軍隊,把持在要害的地方;而您靠著難以再賞的大功,憑藉著震懾君主的威勢,獨自控制著京都,總攬著朝廷大權,往前進就亢龍有悔,物極必反;退下來就處於荊棘之中。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求得安穩,看不出來會有什麼好結果。」


魯魯評論:略。


王豹提出的解決辦法如下:「建議讓所有親王回到各自的封國,依照周朝時周公、召公分治的辦法,讓成都王當北州伯,駐防鄴城;大王您當南州伯,駐防宛縣。以黃河為界,各自統帥所屬的王侯,來共同輔佐天子。」


魯魯評論:略。

司馬冏溫和地答覆了王豹的信。


長沙王司馬乂來拜訪司馬冏,看了王豹的信,司馬乂說:「這小子挑撥離間骨肉,為什麼不把他在銅駝下打死!」


魯魯評論:略。


司馬冏上奏說:「王豹離間內外官員,憑空製造猜忌嫌疑,不忠不義,應該用鞭子抽死。」


魯魯評論:略。


王豹臨死前,說:「把我的頭懸掛在大司馬府門前,讓我看到軍隊攻打齊王府!」


司馬冏因為河間王司馬顒原來依附趙王司馬倫,常常心中怨恨他。


司馬顒的長史李含被徵召到都城洛陽擔任翊軍校尉,李含知道司馬冏和司馬顒的矛盾,在京都待的並不安心。


在洛陽,李含遇見了幾個熟人:司馬冏的參軍事皇甫商、在司馬冏府任職的夏侯奭哥哥。李含和皇甫商有舊仇,司馬顒當年殺夏侯奭的時候,李含就在旁邊,「皇甫商什麼時候向司馬冏進讒言,殺了自己?夏侯奭哥哥會不會把弟弟的死算在自己頭上?」李含每天晚上都擔憂得無法入睡。


李含決定去妓院放鬆放鬆心情,結果和一個白面書生搶奪美女,打了起來,後來,李含得知,這個白面書生是司馬冏的右司馬趙驤。

李含回到府中,不停地念叨著:禍事來了,禍事來了。


過了幾個時辰,大門響起了拍門聲:開門!開門!


「司馬冏派人來抓自己了,要斬首了!」李含急忙拉起他放在後門的馬,策馬狂奔,一路跑回了司馬顒那裡。實際上,拍門的不過是洛陽例行的查戶口,統計流動人口情況而已。


在路上,李含的頭腦漸漸地冷靜下來,回去如何向司馬顒解釋自己為什麼要逃回?他想出了充分的理由。


李含見了司馬顒,說自己受晉惠帝所派,請司馬顒誅殺司馬冏。


李含向司馬顒提出了他的計劃:「成都王是晉惠帝的近親,還有大功,他推辭謙讓返回封地,很得人心。齊王越過比他更近的成都王而專攬朝政,朝臣們都恨他。現在您給長沙王發檄文,讓他征討齊王,齊王一定會誅殺長沙王。這樣,我們就把這當作齊王的罪行,征討齊王,一定可以擒獲齊王。除去齊王,擁立成都王,除去逼宮的齊王而立晉惠帝的近親,使國家社稷安定,這是一項大的功勛。」


司馬顒同意了李含的建議。


魯魯評論:略。


司馬顒上奏陳述司馬囧的罪狀,還恐嚇說:「我率領十萬軍隊,想和成都王司馬穎、新野王司馬歆、范陽王司馬虓共同在洛陽會師,請長沙王司馬乂廢掉司馬囧,讓他回到封地府第,用司馬穎取代司馬囧輔佐朝政。」


司馬顒於是發兵,讓李含任都督,率領張方等軍兵發洛陽。司馬顒派使者邀集司馬穎共同起兵,司馬穎這次貪圖權力,接受了邀請。盧志極力反對,司馬穎不聽。

12月,司馬顒的上奏到了洛陽朝廷;司馬冏看了後,很害怕,召集百官商議。


司馬冏說:「我首倡義兵,盡了臣子的節操,信義顯現於神明。現在兩位親王(司馬顒、司馬穎)聽信讒言,起兵反我,該怎麼辦?」


尚書令王戎說:「您的功勛業績很大。但是有功勞的人沒有全賞賜到,所以讓人懷有二心。現在兩位親王兵力強盛,勢不可當。如果您以齊王身份回到府邸,崇敬謙虛地把權力交出來,大概可以得到平安。」


司馬冏的從事中郎葛旟生氣地說:「尚書令所說的,根本沒考慮齊王。報功賞賜停頓緩慢,責任不在齊王府。對聽信讒言發起叛亂的人,應當共同征討。怎麼能憑藉偽造的書信,就讓齊王回家呢?漢、魏以來,王侯隱退回家的,難道有能夠保全妻子、兒女的嗎?提這個建議的人可以斬首!」


文武百官震駭驚恐,面無血色,王戎假裝藥力發作,掉到廁坑,才逃過一死。


司馬顒給長沙王司馬乂發檄文,讓他征討司馬冏。司馬冏派董艾去打司馬乂。


司馬乂(277年-304年)率領身邊一百多人急馳進入皇宮,關閉所有宮門,帶著天子攻打大司馬府,董艾在皇宮西側擺開陣勢,縱火燒千秋神武門。


魯魯評論:略。


司馬冏派人舉著騶虞幡大喊:「長沙王司馬乂假稱詔令。」司馬乂帶著晉惠帝,對外宣稱:「大司馬謀反。」


這一天晚上,洛陽城內展開激戰,箭飛如雨,火光衝天。晉惠帝登上宮城的東門,箭射到晉惠帝面前,群臣被射死很多。

雙方打了三天,司馬冏的軍隊大敗,司馬冏長史趙淵見風使舵,殺了堅持戰鬥的何勖,抓住司馬冏投降。


司馬冏被押到金鑾殿上,晉惠帝想起司馬冏將他從金墉城放出的功勞,面色不忍,想讓司馬冏活命。


司馬乂喝令左右把司馬冏趕快牽出去,在閶闔門外斬首,傳首六軍。司馬冏的同黨被夷三族,死了二千多人。司馬乂把司馬冏的兒子司馬超、司馬冰、司馬英囚禁在金墉城,廢黜司馬冏的弟弟北海王司馬寔。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太安。


李含等人聽說司馬死了,帶兵回到長安。


打賞10元,看全文。打賞後,截圖通知樓主,寫清收全文的郵箱及想要哪篇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魯魯講評資治通鑒 的精彩文章:

眾人向晉武帝推薦齊王司馬攸是害了他嗎? 36歲的司馬攸怎麼會早死?
晉武帝考察太子是讓賈南風給騙了嗎? 跟乾隆皇帝和魯魯學領導思維 能力 晉

TAG:魯魯講評資治通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