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聯真正的命脈是什麼,斯大林曾說:如果沒有它我們就完了

蘇聯真正的命脈是什麼,斯大林曾說:如果沒有它我們就完了

有句話叫做要想富,先修路,當年清政府就吃過這樣的虧,在19世紀的鴉片戰爭,清朝軍隊被英法聯軍打了個慘敗,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武器落後的原因,也有統帥的原因,但是最容易被人忽視的原因,就是軍隊的調集,英法兩國的艦隊到了廣東只需要幾周時間,但是清朝人的動員和調集就得花上幾個月的時間,而且英法聯軍這兒打一槍,那兒放一炮,清軍根本就不知道該往哪兒打,甚至糧草都不知道該往哪運。

在鴉片戰爭之後,外國人就有了在中國修鐵路的想法,雖然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但是對於清朝也是一件好事,不過卻被清朝否決了,直到19世紀末期,才陸續修建了一些鐵路,雖然清朝對於鐵路的重視並不高,但是他們卻很重視海軍的建設,接連建立了好幾個艦隊,北洋水師是其中規模最大的了,只不過在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而洋務運動也功虧一簣,清朝政府也只能被列強宰割了。

清朝的鄰居沙俄也曾經干過這樣的事兒,不過和清政府相反,沙俄一直有個稱霸歐洲的心,在打敗拿破崙之後,信心更是倍增,但是克里米亞戰爭失敗之後,沙俄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在1890年沙俄想修建一條貫穿東西的鐵路,一是為了能夠對西伯利亞地區經濟開放,二是能夠對於遠東的利益爭奪,而當時沙俄的對手就是日本,之後沙俄加快修鐵路的速度,而修鐵路自然是要錢的,沙俄的國庫每年都要花1億多盧布,修建的過程更是極為艱苦,西伯利亞的大雪天讓工人難以工作,可以說修建這條鐵路是舉了全國之力,而日本也在積極備戰,加快了海陸軍的建設,並且他們對戰爭的評估,認為必然要在沙俄修建完鐵路之前開戰。

之後日本對沙俄不宣而戰,當時鐵路還有一百多公里沒修完,沙俄因為準備不足和輕敵,很快落了下風,但是在五個月後,西伯利亞的鐵路竣工,軍隊被大量的運到作戰地區,沙俄立馬挽回了局勢,最終日本慘勝,後來在簽訂條約的時候,日本也沒占什麼太大便宜,在二戰的時候,這條鐵路也發揮了汗馬功勞,蘇聯紅軍直接吹枯拉朽的實力擊敗了日本關東軍。

斯大林曾經說過,這條鐵路就是蘇聯的命脈,誰要是從中間切斷了西伯利亞的鐵路,蘇聯也就完了,而等到現在,西伯利亞原本荒蕪的地方也開始熱鬧了起來,農業,礦業,旅遊業都有很大的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海茗茶 的精彩文章:

此人被誇為軍中良才,擊斃日軍中將阿部規秀,還是首個讓賢的上將
容妃是康熙最愛的女人,但在容妃去世後,康熙為什麼要讓太監陪葬

TAG:史海茗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