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你這樣愛孩子的樣子,真丑

你這樣愛孩子的樣子,真丑

作者:禾甜(爸媽精讀主筆)

我在街心花園等朋友,突然被一對母子的對話驚住了。

媽媽,你看,我從教室里拿的。

這是什麼呀?

小恐龍呀。

老師讓你拿出來嗎?

我偷偷拿的,老師沒看見。

老師會批評你的。

那怎麼辦呀?

嗯,算了,這麼點小東西,老師不一定會發現,我們走吧。

孩子不懂事,偷拿了幼兒園裡的玩具,媽媽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東西再小也是公物,私自拿走已屬不妥;

帶回家中,據為己有,已然犯錯;

還要在不諳是非的孩子面前,包容允許這一行為,更是大錯。

我只想說,這位媽媽,你這樣愛孩子的樣子,真丑!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爸媽愛,爺奶寵,好吃的好玩的,總是第一時間捧到孩子面前。

「捧在手裡怕飛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一點委屈都不願意讓孩子受。

可孩子畢竟是要走出家門的。走出家門,就意味著要與人接觸、和人相處。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紛爭,小孩子的世界也不例外。

不想讓孩子在外面受氣受欺負,有的家長對孩子展開「不吃虧」教育。

前段時間,看到一則新聞。

周女士的兒子馬上要上幼兒園了。

爺爺奶奶疼孫子,怕孫子在幼兒園受人欺負,每天對孩子進行培訓,讓孩子記住「防身口訣」,還要實戰演練。

有小朋友衝過來推你,你怎麼辦?

我就抓住他的胳膊,咬他。

他要是大聲哭,引來老師呢?

我就躺在地上,哭得比他還要大聲。

周女士再次見到兒子,明顯感到兒子變了。

要什麼就得滿足,不滿足就倒地撒潑;要不就揮舞小拳頭威脅。

爺爺奶奶確實是從心裡疼愛孫子,只是這愛的方式用錯了。

記得胡雪岩說過一句話:

世上隨便什麼事,都有兩面,這一面佔了便宜,那一面就要吃虧。

貌似周女士的兒子在幼兒園「打敗天下無敵手」,佔盡了便宜,但其實吃大虧的也是他。

研究顯示:3到5歲的孩子正變得喜歡社交,喜歡跟同齡的小夥伴玩耍。

在需要朋友的時候,因為事事處處佔盡上風,小朋友們經常被他欺壓,沒有人願意再跟他玩兒,他受到了孤立。

被孤立的後果,要麼孩子更加孤傲,「你們不理我?我才不稀罕理你們呢。」

要麼孩子會自卑,「他們都不跟我玩,一定是我不好。」

無論哪種結果,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的發展。

很多時候,大人覺得孩子受欺負了吃虧了,大都是以自己的道德觀、價值觀進行判斷得到的結論。

孩子真的就覺得自己受欺負了吃虧了嗎?

記得很久以前,看過德國幽默大師埃·奧·卜勞恩的著名漫畫《父與子》。

漫畫中,因孩子打架、前來評理的兩個父親扭打成一團,而打過一架的孩子卻玩到了一起。

兩個父親面面相覷:「這倆孩子怎麼什麼事情都沒有了呢?」

孩子打架會有什麼事呢?這只是他們社交的一種手段。

小朋友們在一起玩耍,就會有競爭和對抗。

幼小的孩子,行動力優於語言的表達,一言不合、拳腳相加的事情,時常會有。

而他們的記憶又跟魚一樣短暫,往往事情過去,他們又會冰釋前嫌,和好如初。

他們並不知道什麼是吃虧,什麼是佔便宜。

孩子用大玩具換了別人的小玩具,大人覺得吃虧了,而孩子卻認為這個玩具自己沒有,換來玩玩很正常。

大人是以價值來判斷,而孩子只關心好不好玩兒

人生的初始階段,孩子在自己的朋友圈裡鍛煉社交能力,因著人類趨利避害的本能,在交往中學會識別親疏遠近,建立對社交中危險關係和親厚感情的敏銳感知:

有人多次搶走他的玩具,他就不會再與這個人做朋友。

有人處處維護他,他會天然地與這個人親近。

當自己把玩具主動與大家分享時,會有更多小朋友和他一起玩。

大人自以為是地替孩子做出吃不吃虧的判斷,其實幹擾了孩子這種感知力的建立,他將無法識別別人對他的好惡和態度,並會認為自己這樣做理所當然,因為父母同意、甚至讚賞。

這樣受父母鼓勵著、不能吃虧好佔便宜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呢?

「小時偷針,大時偷金」是一種極端例證,但愛佔便宜之人,人恆厭之,卻是不爭的事實。

大人出於疼愛,讓孩子多吃多佔多拿,覺得孩子還小,大一點再立規矩也是可以的。

但他們忽略了父母是孩子天然的導師,孩子幼年時的所有行為規範,都來自於對父母的自然模仿和父母最初的刻意引導。

正如托爾斯泰曾說:

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如果一棵樹從根上就長歪了,往後要糾正可就難了。

孩子也一樣,想讓孩子正直善良、寬容大度、真誠待人,父母也得做到。

周末逛商場,正好遇到兩個孩子起了紛爭。兩個家長的做法讓我暗自叫好。

一個五六歲的女孩正在商家的促銷台前獨自玩積木。

一個小男孩走了過去,伸手去抓女孩面前的積木。

女孩一個俯身,把積木攏向自己懷裡,眼睛還瞪著小男孩。

兩個孩子就這樣對峙著,小臉都脹得通紅。

眼看著小男孩就要哭了,女孩媽媽走了過來,摸摸小男孩的頭,笑著對女孩說:「和弟弟一起玩吧。」

「不給。」女孩噘著嘴。

「大家一起玩多開心呀,你看旁邊的小朋友,他們都在一起玩兒。」

女孩左右看了看,沒說話。

媽媽馬上又說:「人多力量大,你們還能一起拼個大大的城堡呢。」

女孩眨眨眼睛,想了一下,說:「那他為什麼不說『請』呢?」瞧,理由還挺充分。

一直旁觀的男孩爸爸趕緊對小男孩說:「對呀,辰辰,姐姐先玩的。如果你也想玩的話,要對小姐姐說,請讓我和你一起玩吧。」

小男孩奶聲奶氣地請求著小姐姐。

女孩這才起身,主動把積木推到小男孩面前:「那我們一起堆個城堡吧。」

兩個小朋友在一起玩得很開心。

孩子的世界天真而單純,孩子間的衝突容易化解,關鍵在於父母的引導。

兩個家長都沒有維護自己的孩子,而是放手讓孩子自行解決,在陷入僵局時,才出面引導孩子學會分享與合作。孩子在這種引導中,學會與人交往之道。

作家馬德有一個觀點,他認為吃虧能贏得信任,而那個吃更大的虧來回報的人,就是最值得信賴的朋友。

人際關係的「六度分隔」理論告訴我們:

陌生的兩個人可以通過六個中間人建立起聯繫。在真實的世界裡,人都不是孤島,而是存在於相互的連接之中。

愛佔便宜不願吃虧的人,不會有真正的朋友,也不會有人願意與之建立連接。

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吃虧」呢?

父母要有「吃小虧是福」的觀念,將孩子的世界還給孩子。

什麼是吃小虧?

不危及孩子的人身安全,不損害孩子的人格尊嚴,只是外界的某些言行讓孩子暫時陷入挫折的,都可以算作是小虧。

在這個範疇內,就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和應對。要相信孩子的智慧,也要相信「吃一塹長一智」的古語。

吃虧了,就會更加小心,就會在痛苦中學會一些事情。

父母要引導孩子設立交往底線,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忍也不要怕。

鼓勵吃小虧,但不要一味懦弱忍讓

父母也不要一味地告訴孩子:「別人可能不是有意的。」可萬一,那個誰誰誰就是故意的呢?

要孩子遵守規則的同時,父母也要讓孩子明白,如果有人不守規則侵犯到自己,或者自己不願意,一定要大聲制止,不要隨便順從。

孩子有底線,有原則,才不會吃虧。

捨得讓孩子吃點苦,不用成人的判斷去代替孩子的感受,避免讓成人世界太多的無序,污染孩子純潔的世界,局限孩子的視野。

這才是愛孩子最正確的姿勢。

作者簡介:禾 甜,富書籤約作者,在兇猛都市披荊斬棘,心卻嚮往東籬採菊禾田飛歌,微博@禾-田-飛-歌、簡書@禾田飛歌,本文首發爸媽精讀(ID:bmnfrc),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爸媽精讀 的精彩文章:

孩子發脾氣時,你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家長給孩子喝奶茶,孩子竟然患上腸梗阻……

TAG:爸媽精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