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大學士之李東陽,明朝最能忍的首輔,極力痛斥奸臣小人之作

三大學士之李東陽,明朝最能忍的首輔,極力痛斥奸臣小人之作

歷代對李東陽《擬古樂府》的評價,褒貶不一,各執一端,褒者贊其「奇旨創造,名語疊出,縱未可被之管弦,自是天地間一種文字」(王世貞《書西涯古樂府後》),貶者斥其「不諧於金石,則非樂也;又不取古題,則不應附於樂府也;又不詠時事,如漢人歌謠及杜陵新題樂府,直是有韻史論,自可題為史贊,或曰詠史詩,則可矣,不應曰樂府也……引繩切墨,議論太重,文無比興,非詩之體也」。(馮班《鈍吟雜錄·古今樂府論》)。

李東陽詩中還有眾多痛斥奸臣小人之作,他們或昏愚荒唐,不識大體;或不仁不義,背君棄主;或嫉惡賢能,殘害忠良,作者對這類人從多角度、多側面展開來寫。是非不辨的卑劣行徑,其身為人臣,為逢迎聖上,不得持公守正,作者此詩隱然有鑒古誡今之意:身為臣子須為國盡忠,人主行事失正,當至誠相諫,何惜一己之身而於社稷大局不顧。《問中使》、《三字獄》兩詩都旨在鞭撻奸臣忌嫉忠賢、殘害忠良的無恥行為。

三大學士之李東陽,明朝最能忍的首輔,極力痛斥奸臣小人之作

針砭昏君奸臣的作品在李東陽百首擬古樂府中佔有較大的部分,它們的出現與作者的思想意識緊密相關,透過它們可反觀傳統文化在作者思想深處留下的印記。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大都接受過儒家的傳統教育,重視「立德、立功、立言」,這也是指導其言行的座右銘,而三者中「立德」是根本,「立言」在作者看來在於「明天下之理,載天下之事」。(《曾文定公祠堂記》),而所謂「立功」終究也服務於「立德」。

如《淮陰嘆》,此詩追述韓信在輔助劉邦建國後慘遭誅殺的史實,在對史事的敘述中夾以議論,「古來鳥盡良弓藏,近時刎頸陳與張」,富理想色彩,作者於詩末重複發問:「淮陰之辭真有無?」更對詩旨起強化作用,顯然有替韓信鳴不平之意,綜合「鳥盡弓藏」的比喻,更增強了歷史人物身上的悲劇色彩。

綜觀李東陽百首「詠史」作品,其基調並非只是低沉與哀怨,昂揚與振奮的精神也閃現其間。如果說作者對昏君賊臣,悲劇英雄的抒寫給人以沉重、慘痛和凄烈之感,那麼對豪傑義士、清官賢臣、隱者山人的詠贊則使詩作呈現出有別於「灰暗」的一份亮色,不禁令人欣慰與鼓舞。另如《漢壽侯》一詩通過寫關羽「冠三軍,振華夏。斬仇將,報智者……」,贊其英武神勇,義薄雲天。

李東陽對歷史內容的抒寫,絕非浮光掠影、蜻蜓點水般的娛弄筆墨,而是在對歷史與現實、往古與今昔的比照和探究古今之變的同時,還思考為官為政之道及為人處事原則。這些內容也顯示出他的歷史觀、人生觀和政治思想。看《太白行》,此詩語調鏗鏘,用詞激烈。「秦王袍沾息王血」七字表明作者對太宗於玄武門之變奪嫡殺兄行為頗有微詞。在作者看來,「太宗縱有利於天下之心,亦未必若是烈也」。

他在宋亡後仕元的經歷為作者所詬病,「不獨行藏兩相似……雪樓之徒安足齒」句流露對其諷刺譴責的意味,可見作者在政治選擇上固信一臣不事二主的觀念。另就《斷弦曲》分析,此詩主要圍繞蔡邕女蔡文姬改嫁行為發以議論,責其「侍二夫」之行,詩末「君看荀爽女,一死萬事足」句,以荀爽女的「一死萬事足」對比文姬「翻為辱」,反映出李東陽思想中守舊陳腐迂頑的一面,這和他所處的特定社會及其文化語境相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遊戲專欄Ki 的精彩文章:

先秦時代,中國先民從蒙昧走向文明,創下了燦爛的古代文化!
古國文化:古埃及與古羅馬的發展史

TAG:遊戲專欄K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