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臨終對諸葛亮說了12個字,諸葛亮如果聽了,三國歷史將改寫

劉備臨終對諸葛亮說了12個字,諸葛亮如果聽了,三國歷史將改寫

說起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可謂是智慧的代表。此人不僅神機妙算,擁有很強的治國之才,而且還能夠領導軍隊戰鬥,所以最後諸葛亮才是劉備託孤的不二人選。當時劉備在臨終的時候曾經向諸葛亮留下了12字遺言,但是諸葛亮沒有放在心上,最後後悔終生。

當初劉備在稱帝之後,就非常著急要為自己的二弟關羽報仇。所以他親自率領5萬大軍東征,討伐孫權。此時就發生了三國時期一場著名的戰役——夷陵之戰。但是在夷陵之戰之中,劉備卻因為戰略決策的失敗,最後使得蜀軍慘敗。

劉備也是在護衛軍的保護下,才得以逃脫到了白帝城。而到了白帝城的劉備本來生病了,再加上因為戰敗而生氣,這樣又病又氣之下,劉備終於病倒。在劉備病重之際,就向他的軍師諸葛亮將交代遺言。

但是劉備就說:馬謖此人不堪大用。但是諸葛亮素來與馬謖交好,所以自然,沒有將劉備的話放在心上,只是口頭上答應而已。後來在諸葛亮掌權,在進行了休養生息,使得蜀國國經濟恢復之後,諸葛亮就準備完成先帝的遺願,出兵北伐。

但我們都知道諸葛亮北伐的結果都是慘敗。要說他北伐最可能成功的一次,就是他的第一次北伐,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經濟基礎,諸葛亮北伐時,蜀國經過了休養生息,所以此次出征他有著雄厚的糧草軍需,可以說是沒有後顧之憂的。

第二,民心所望。因為劉備一生的夙願就是能夠結束分裂,建立統一的蜀漢國家。而蜀國的百姓也是有著同樣的心愿,所以諸葛亮當時打出北伐的旗幟的時候,在民間是受到廣泛的支持的。

第三點就是兵強馬壯。諸葛亮主持朝政的時候,自然不僅僅是發展經濟,在軍事裝備等各方面也更也進行了充足的準備。所以他第一次北伐,是帶著那些精兵良將的,士氣十足,可謂是浩浩蕩蕩的北伐而去。

但是有這麼多有利的先決條件的情況下,諸葛亮北伐還是失敗了。而他失敗的原因只是因為一個人,使得他滿盤皆輸。這個人就是劉備臨終時囑咐他不能重用的馬謖。當時劉備就評價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所以在劉備在位的時候,對於馬謖只是讓他擔任後方的文官。但是馬謖雖然能力不行,但是卻有一個想要上戰場殺敵的英雄嗎?而所以他就熟讀兵書,在和諸葛亮交談的時候侃侃而談,使得諸葛亮對他非常的佩服。

所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就大膽啟用了馬謖,更是力排眾議,讓馬謖擔任先鋒,鎮守街亭,迎戰曹為的大將張郃。馬謖在長久的壓抑之後,終於得到重用,自然是威風凜凜。但是他也得意忘形起來。

馬謖對於自己所制定的計策信心滿滿,而對於諸葛亮對他囑託,和手下向他的建議是充耳不聞,將大軍駐紮在山上,離開了水源。最後馬謖被張郃瞧出了破綻,自然潰不成軍,失了重要的據點街亭,也使得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功虧一簣。

所以在戰敗回國之後,諸葛亮面對出征時士氣旺盛,但是回來時卻軍心渙散的蜀國士兵,自然不好交代。最後他先自我檢討,承擔自己的罪責。第二就是揮淚斬馬稷。諸葛亮斬殺馬謖,並不僅僅是因為馬謖使得大軍北伐失敗。他其實更是諸葛亮北伐決策失誤的替罪羊而已。

當時,諸葛亮肯定非常後悔,自己沒有聽先帝劉備的臨終遺言。如果他聽了劉備的話,不重用馬謖,而是重用魏延。趙雲這些經驗豐富的武將,或許他的第一次北伐就會成功,那麼三國的歷史將會發生重大的變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夫子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晁蓋死因之謎,晁蓋的遺言中有暗示,兇手就是梁山泊中人
慈禧吃起西瓜,奢侈到讓人懷疑人生,大清滅亡絕非偶然!

TAG:夫子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