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腰椎間盤「老化」 專家教你5招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老化」 專家教你5招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

日前,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疼痛科主任顧柯領銜的醫療團隊,採用等離子射頻聯合臭氧髓核消融術成功治療多名腰椎盤突出患者。該療法創傷小、治療時間短,安全性高,不破壞骨的基本結構,將腰間盤突出等腰椎疾病的治療帶入微創時代。


腰椎間盤「老化」 專家教你5招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腰疼腿麻 留心腰椎間盤「老化」

據原衛計委之前數據,我國腰椎疾病患者已突破2億。而其中,15.2%為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臨床上,辦公室人群、教師、營業員……涉及各行各業的人群幾乎都發生過腰部不適,甚至腰肌勞損或腰椎間盤突出等症。

腰背部是人體用力最多的部位,為人體提供支持並保護脊柱。其中,腰椎間盤位於腰椎椎體之間,對腰椎椎體起支撐、連接和緩衝作用。腰間盤中間是髓核,其85%是水分。隨著年齡不斷增大,髓核水分會不斷減少,彈性降低,腰椎靈活度也越來越差。一些人常說腰痛,其實是腰椎間盤這零部件用久了。而腿麻則有可能是髓核在椎間盤內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擠壓到了相鄰的神經根。

顧柯主任介紹,腰椎間盤是一個軟骨纖維環,像彈簧一樣有彈性,內部盛滿果凍狀髓核。由於不斷運動,椎間盤逐漸老化脫水、僵化變硬,受擠壓後變形或則表現出微裂口,內部果凍狀髓核滲出,硬化結痂,這就是椎間盤突出物,壓迫到神經或者脊椎引起各種頸椎痛、坐骨神經痛。

以針帶刀 微創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

事實上,腰椎疾病可能導致極為嚴重的後果。比如,患者在出現腰背部疼痛、下肢疼痛、麻木及感覺異常等早期癥狀如果不做治療的話,隨著病情的發展,突出的椎間盤可能造成脊髓、神經受到壓迫,到這個時候,患者就可能出現行走障礙甚至肌肉癱瘓、大小便失禁等。腰椎間盤突出症發展到一定程度需進行骨科手術治療。


腰椎間盤「老化」 專家教你5招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


傳統骨科手術治療後可以明顯緩解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的質量,但在手術操作過程中風險較大,如果術中操作不慎可能導致血管的破裂而發生低血容量休克或因脊髓損傷而導致相應支配區域功能損傷出現功能障礙等情況,同時,手術本身創傷較大,易破壞脊柱固有的穩定。

近年來,以低溫等離子射頻聯合臭氧髓核消融術是腰椎間盤突出相關疾病領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治療手段。顧柯主任介紹,與傳統手術相比較,等離子聯合臭氧髓核消融術以針代刀,只是相當於在病患處打了一「針」,直徑僅0.6-1毫米,具有傳統手術所不具備的優點,如開創創傷小,術後恢復快,不破壞骨的基本結構,瘢痕組織形成大大減少等。

等離子聯合臭氧髓核消融術通過CT引導下精準定位腰椎管狹窄部位,經皮將一根穿刺針插入椎間盤內,然後將一根低溫等離子針頭,經針芯導入椎間盤,通過低溫等離子使髓核部分成為液體狀,同時通過適宜溫度消融使部分突出的椎間盤組織氣化,並使得椎間盤產生皺縮和體積縮小,從而減輕椎間盤對神經根的壓力,緩解患者的癥狀。

此外,再通過高濃度臭氧對局部髓核發揮強氧化作用,破壞髓核中的蛋白多糖,以便髓核組織進行化學融解,減輕神經根的水腫和炎症;其次,臭氧還因其強氧化作用和對椎間盤黏多糖蛋白的特異抗炎、止痛等作用,促使消融後的物質能夠快速吸收,緩解了術後的疼痛,整個治療過程大約1小時左右。

專家提醒 5妙招預防腰椎疾病

腰椎疾病近年來出現低齡化趨勢。其中,導致腰椎間盤退行性改變的主要原因是長期慢性積累性勞損,除卻職業原因、疾病或外力傷害所引起,由於自身保健意識不強,平時生活中發生習慣性用錯腰的情況更不在少數。

顧柯主任指出,久坐不動,加上姿勢不正確是導致腰椎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這是因為坐著時腰椎的負荷比站立時大,此時骨盆後傾,腰椎前凸消失,身體重力中心移向脊柱前方,椎間盤受壓大。有研究表明,人體在前傾20度坐著時,腰椎間盤內的壓力最大,而這正是伏案工作時經常保持的姿勢。正確的坐姿應是上身挺直、收腹,久坐後最好每隔40分鐘左右活動一下,如擴胸運動、向後仰腰、向上牽拉等。另外,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建議坐有腰托的坐椅,此時腰椎前凸接近直立位置,負荷也相對較小。

對於一些久站一族來說,應盡量避免穿高跟鞋,以免身體重心前移。同時挺胸收腹,保持身體直立。若需長時間保持彎腰或腰部前傾,可用雙上肢支撐上身重量,減輕腰部負荷。如已經被腰酸背痛所折磨,還應檢查講台或櫃檯高度是否合適,一般應配合自己的身高,站立時高度與髖部持平為宜。

該如何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顧柯主任給出了5個小妙招

1.可以適當睡硬板床:使脊柱能保持自然生理曲度,腰部肌肉處在休息狀態,腰椎也輕鬆無負擔。

2.腰腿不受涼:養成良好的飲食起居習慣,呵護腰腿不受涼,愛惜自己不過勞。

3.蹲下取重物:應該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後慢慢起身,盡量做到不彎腰。

4.站如松坐如鐘:不久坐也不久站,站或坐都要端正,胸部挺起,腰部平直。

5.姿勢多變化:同一姿勢不應保持太久,適當進行原地活動或腰背部活動,解除肌肉疲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亦健康 的精彩文章:

秋季養好肝和嗓!
雙眼皮「肉條」為什麼會出現?

TAG:亦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