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師專欄|南懷瑾老師講什麼是得道,什麼是開悟!……

南師專欄|南懷瑾老師講什麼是得道,什麼是開悟!……

南師專欄|南懷瑾老師講什麼是得道,什麼是開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現在我們先讀《大學》原文第一段,也是《大學》最基本的宗旨所在: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我們借用佛學這個比例來說明《大學》的「大學之道」。那麼,「明明德」是自覺,「親民」是覺他。「止於至善」便是覺行圓滿而得道成聖了!這樣一來,恰恰如道家的列子所說:「東方有聖人,西方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是不是如此呢?大家再去想想看,再做研究吧!

了解了前面所講的理念之後,就可以明白這四句綱要的下文,所謂知、止、定、靜、安、慮、得七個層次的學問修養次序,完全是銜接上文四句的註腳。不然,讀了半天《大學》,好像在看教條式的條文,聯貫不起來。就如說,「知止而後有定」到最後一句的「慮而後能得」,它究竟得個什麼呢?

如果我們照前面所講的理念,那就可以明白「慮而後能得」,便是得到明德之目的了。不然,這個「明明德」,也不知道從怎樣明起?當然,既能達到明德的境地,那就真能達成「大學之道」這個道的境界。

這樣便可能了解從漢、魏以後,儒家、佛( 釋)家、道家,把各個自家修行的成果,都用中國傳統文化的習慣用語,統統叫作「得道」。其實,「得道」這個名稱,也就是從《大學》「慮而後能得」這個理念而來的。由此演變,到了唐、宋以後,佛家的禪宗普及流行,大致標榜禪以「明心見性」而得道。道家也相隨而來,標榜以「修心煉性」而得道。儒家的理學們,當然不甘落後,也自標榜以「存心養性」而得道。你們看看,曾子這一句「慮而後能得」的內涵,是多麼雋( 雋 拼音:juàn。「雋永」:指言語、詩文如鳥肉肥美,味道好,引申為意味深長)永有味啊!

同時,禪宗把得道叫「開悟」,真正開悟了才是明白佛學的理念,也有叫作「明覺」的說法,這明覺或覺明,與明德和得道,都只在名詞的表達現象上,依稀恍惚,僅有輕雲薄霧,忽隱忽現的界別而已。解脫這些「名相」的束縛,就並無多大差別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粟文化 的精彩文章:

文王興周(一)
蘇武出使匈奴(二)

TAG:一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