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孝經》廣至德章 第十三

《孝經》廣至德章 第十三

《孝經》廣至德章 第十三

【原文】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

「《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

【章旨】

這一章書的意思,是把至德的義意,扼要的提出來,使執政的人,知道至德是怎樣的實行。上章是說致敬可以悅民,本章是說教民所以致敬。故列於廣要道章之後。為十三章。

【白話】

孔子為曾子特別解釋說:「執掌政治的君子,教民行孝道,並非是親自到人家家裡去教,也並非日日見面去教。這裡有一個根本的道理。例如以孝教民,使天下之為人子的,都知盡事父之道,那就等於敬天下之為父親的人了。以悌教民,使天下之為人弟的,都知盡事兄之道,那就等於敬天下之為人兄的人了。以部屬的道理教人,那就等於敬天下之做長官的人了。」

孔子引述詩經大雅篇洞酌章的這兩句話說:「一個執政的君子。他的態度,常是和平快樂,他的德行,常是平易近人,這樣他就像民眾的父母一樣。」孔子引此詩的意思,就是說:沒有崇高至上的一種大德,怎麼能順其民心到這種偉大的程度?

【釋義】

本章共分兩段。首段,道出廣至德的本義。末段,引詩證明言非虛說。按這一章的意思,就是希望執政的人,實行至德的教化,感人最深。推行政治也較容易。執政的,若能利用民眾自然之天性,施行教化,不但人民愛之如父母,而且一切的政教設施,都容易實行。

往期回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走路有15個好處,走法不同,功效不同!很多人卻不了解、不會走!
上海高院終審判決,支持南師著作權歸屬南師後人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