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星座 > 緣合龍獅團醒獅文化:南獅,民間習慣稱為醒獅、瑞獅、雄獅

緣合龍獅團醒獅文化:南獅,民間習慣稱為醒獅、瑞獅、雄獅

南獅隊由8—10人組成,其中獅頭、獅尾2人、鼓樂4—6人、比賽項目:規定套路、自選套路,比賽時間10—15分鐘,比賽器材:10—15米長的高樁。

南獅,民間習慣稱為醒獅、瑞獅、雄獅等,(南獅是由北獅演變而來,又創新發展為新的模式,活躍在我國南方地區,以廣東省發展最為活躍),南獅主要是在高樁上表演各種技巧動作,包括采青、飛樁、轉體等,動作細膩、扣人心弦。是由一頭獅子表演。

南獅起源,雖無證史可考,不過根據民間傳說,相傳在明朝年間,廣東佛山某地出現一頭怪獸,其形狀為頭生肉瘤,眼若銅鈴,青面獠牙,這頭怪獸於除夕晚出現,來去如風,專門破壞民間農作物,村民鄉眾不勝其煩,便定計除之,並命其名為年獸,鄉民獻計用竹篾及紙,紮成怪獸的形狀並彩上顏色,再集勇士十數人,當年獸出現時,眾勇士一涌而上,敲打器具發出「 鏘鏘」及「咚咚」之聲,有如雷鳴,年獸見了,覺得驚駭而落荒而逃 ,從此銷聲匿跡,不復出現。為了慶祝驅怪成功及紀念紙紮獸頭的功勞,村民便於春節將它拿出舞動,有的人建議把它命名為舞獅;因為獅是獸中之王,勇猛的代表,吉祥的象徵。

醒獅的開光點睛儀式:醒獅要經過開光點睛後,才能派用上場。舞獅源自民間,為了尊重傳統,這些又是不可廢除,故在點睛時,賦其靈氣,顯其獅威,並在日後采青時,更有鎮煞及為主家帶來吉祥如意等等好兆頭。因此點睛時是以硃砂筆點天靈、眼、鼻、舌、耳。

南獅的顏色一般以黃、紅、黑三色為主,分別代表三國的劉、關、張,他們的忠、義、仁、勇素為民族的典範,用三種顏色代表他們,既表示對他們的崇敬及對其正義精神的讚賞;還演變有彩獅、金獅等等,其顏色五彩繽紛,金光閃閃,鮮艷美麗,增添了獅子的觀賞性。南獅特別注重馬步之運用,前後兩人配合著而作出獅子的自然跑行步。步法合理運用得當則有「靜如靈貓似鼠出穴,動如猛虎擒羊利落」的特點。南獅的舞法與配合技巧亦特別講究。南獅的基本動作就是舞獅頭,配合舞獅尾的「首尾相應」缺一不可。

南獅的各種技巧難度,創新動作藉助器械和音樂,表達了山、嶺、岩、谷、溪、澗、水、橋、洞等意境;詮釋了喜、怒、衰、樂、動、靜、驚、疑、吼、尋、盼、等神情;展現了翻、滾、卧、閃、騰、撲、躍、戲、跳等動作,在或動或靜中,雕塑了獅的優美神情,展現了獅的精氣神韻。南獅表演時的形象表現,要將獅子出洞時的慵懶動作;探洞時的多疑性格;登山時的昂首闊步;過橋時瞧見水中倒影時的驟然憤怒;戲水時的歡呼情緒;採食靈芝時的思疑貪饞;吞食時的回味;嘔吐時的頹喪;月夜吐球時的謹慎;戲球時的樂趣等等,種種形態生動傳神地表現出來,真可謂細緻入微。南獅以神情為基礎,同武術相結合,擺脫具體形態的局限,它以塑造一個誇張、浪漫的獅子為藝術形象。寓意著平地、高山、斷崖、瀑布,以盼、望、驚、喜等各種神態,以獅形貓步的不同步形、步伐及奔騰跳躍,迴旋翻轉等高難動作,最後達到采青的目的。

什麼是采青?南獅的采青是一種多姿多彩的藝術玩意。所謂采青,就是舞獅出遊時,農曆新年期間,家家戶戶為了招瑞獅臨門呈祥獻福,大家都在門前吊起一札青菜與一封紅包利市,或是在地上放一把生菜與紅包之類,好讓獅子前來采之,這是南方獅子獨有的特別節目,它不但表達高難度的技巧與獨特的武功,並且還充分顯示了舞獅者的勇敢和機智。采青是南獅整個套路表演的中心思想和高潮之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雲天塔羅牌權威專家 的精彩文章:

李雲天塔羅牌風水大師:職場位置背後是走道代表沒靠背
李雲天塔羅牌雙子座2018年10月12星座運勢

TAG:李雲天塔羅牌權威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