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影響力投資,在信用建設上有多少想像空間?

影響力投資,在信用建設上有多少想像空間?

共享經濟時代,從共享交通、共享知識到金融保險,社會各類新型服務都基於數據化的社會信用體系。同時,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層面的變革,從底層邏輯上給信用建設帶來全新的方式,這種重構把市場增量進一步擴大。

但我國信用服務產業剛起步,很多信用公司、大數據服務公司還處在「燒錢」階段。信用機制急需進行標準化評級,信用修復和徵信機制亟待開發和完善。

11月10日,由北京信世界社會創新發展中心主辦的首屆「信世界」信用與信息管理Hackathon創客馬拉松舉行。活動聚集了政府部門、投資圈、公益組織、創業者,希望通過「創客馬拉松」的形式打破資源間的壁壘,以影響力投資的方式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北京信世界社會創新發展中心理事長李聚合

北京信世界社會創新發展中心理事長李聚合曾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金融司副司長,有豐富的信用行業經驗,對國內的信用服務產業狀況和潛在的創業空間,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1、中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涉及窄的概念和寬泛概念。窄的概念是指第三方徵信機構,寬泛來說,阿里巴巴、滴滴、攜程等平台也可以劃入信用服務產業。這些模式核心也是運用信用管理,有一定的信用因素,但不完全是一個信用服務平台,而是為某一個特定的人群、行業服務。

2、國內信用服務產業剛起步,市場沒有完全打開。目前典型的應用場景比較少,最大的服務對象是金融,其次是政府。目前國家推進了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市場發育的速度非常快,但是產業確實還在初始階段。

3、中國將來的信用服務的場景可能是政府和市場相互配合。希望之後能出現一個給大家提供第三方服務的超級平台。基於具體消費場景的的專業公司也還將存在,可能比第三方徵信公司發展得更快,因為某一個具體領域大數據歸集的信息、分析的模型都是不一樣的。

創業項目頭腦風暴

基於對信用服務產業市場的想像,活動篩選了4個與信用相關的項目參與創客馬拉松,這些初創階段的項目或多或少都存在場景化不明確、商業模式不清晰、需求邊界不清楚等問題。政府官員、投資人、專家參與頭腦風暴,為項目理清思路。

光之樹科技:區塊鏈金融科技在信用領域的應用平台。自主研發PTS安全多方計算智能平台,從而提高個人信用評分、金融產品營銷和反欺詐的效率和數據安全性。

車查查:物流誠信查詢平台,幫助平台彙集更多物流、信用規模化資源積累,形成行業數據引擎,智能化預測,引導跨領域決策。

數知百科:做開放數據新媒體。用戶可以自助創建或參與協作編輯一個主題資料庫,相當於資料庫版的維基百科。

大蚯蚓科技:農業大數據的信用應用。通過第三方的檢測、監控與大數據分析技術,建立數字化標準化生產信息服務平台,提供生產端到消費端時實可追溯動態數據流。

本次創客馬拉松由世界經濟論壇全球傑出青年北京社區、賓夕法尼亞大學北京校友會、SEED社會創新種子社區、PIM (Philanthropy in Motion) 、清和投資、蘇州新門戶·北京創客空間協辦,是信世界希望通過影響力投資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一種嘗試。

傳統的公益是用輸血的方式做慈善的事情,投資則完全是以利益最大化為導向,影響力投資是當中的一個結合點——通過投資去解決某個社會問題。這個問題本身可能蘊藏巨大的市場機會、足夠大的市場體量,而創業項目所採取的解決方案恰恰能夠長期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這要求項目在商業上能夠有持續的可發展性,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同時以解決社會問題為導向的項目。

信世界希望推動信用建設領域的影響力投資,找到合適的項目,召集各種跨界資源,通過創客馬拉松等等的形式,使這些解決社會痛點的平台快速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距合規化大限不到三個月,網約車何去何從?
處處跟蘋果對標,但華為的Mate 20系列「穩了」嗎?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