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陸航上高原細節罕見公布 不斷創造世界航空界首次和奇蹟

陸航上高原細節罕見公布 不斷創造世界航空界首次和奇蹟

對於中國的各種軍用飛機、軍用直升機來說,「上高原」始終都是一個長期被關注的問題。

其中,直升機由於其特殊的起降方式,非常適合在地形複雜的高原、高寒地帶使用。但是當起飛高度隨著海拔高度升高時,大氣密度將明顯降低,溫度下降,非常容易導致發動機功率下降,因此很多直升機難以在高原使用。除了對直升機的影響之外,高原特殊氣候條件對飛行員及機組人員的環境適應也帶來了很高的挑戰。

11月13日,中國陸軍發布了題為《空巡瓦罕走廊、俯瞰慕士塔格,他們勇闖生命和飛行「雙重」禁區……》的報道,講述了記者跟隨某陸航旅一營的直升機飛赴帕米爾高原進行例行巡邏的相關過程,從「巡航高度5600米」、「高原高寒地區極限飛行,對我們來說是家常便飯」、 「不斷創造世界航空界的『首次』」和奇蹟」、 「已經成為集團軍的『標配』」等報道內容來看,解放軍陸軍航空兵在高原地區使用武裝、運輸直升機的「老大難」基本不復存在。

直升機上高原此前是老大難問題

從陸軍航空兵過往的報道來看,其已經從過去配屬、加強其他陸軍部隊的配角地位逐漸成為未來戰爭中主戰兵種。而在高原之上,陸軍航空兵可以順利的執行偵察與搜索、兵力投送、機降作戰、火力支援等戰法,這將對常年在西部高原邊境地帶蠢蠢欲動的一些勢力,帶來極大的震懾。

以往借鑒蘇/俄經驗、引進歐洲技術而設計的直升機性能不穩定一直困擾和束縛著我軍陸航部隊發展:由於我軍引進和仿製的機型的設計初衷多是在4000米以下海拔使用,使得能夠適應高原地區環境、採購自「中美蜜月期」的美製「黑鷹」直升機在相當長的一斷時間裡成為了我軍在高海拔地區運輸的「頂樑柱」。而伴隨著這批「黑鷹」直升機的「大限將至」,能夠在高海拔執行運輸任務的軍用直升機將徹底陷入空白的境地。

隨著新型直升機的列裝,解放軍在高原的機動性會越來越強

儘管在這期間我軍曾引進了的米—171型直升機,但就部隊的實際使用所反饋的信息來看,該機也只能勉強滿足我軍在高原地區對於運輸直升機的迫切需求。在多用途直升機和武裝直升機在高原的運用方面,我軍很長一段時間裡甚至都處於裝備極為匱乏、運用經驗極為不足的境地,隨著新型直升機的不斷列裝,這種窘境將得到很大緩解。

此次陸航部隊飛赴帕米爾高原進行例行巡邏的意義不僅僅是能夠鳥瞰祖國河山,更是中國陸航實現重大跨越的體現。「普天之下,已無一處不是旋翼所致」才是一支成熟的陸航部隊真正應該擁有的姿態。

陸航已經實現「能飛」到「能打」、從「單打獨鬥」到「聯合制勝」的轉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彩派 的精彩文章:

為何稱土耳其為國中「哈士奇」?干過太多蠢事令人哭笑不得
蘇軍二戰最後一仗太窩囊:數千傷亡僅擊斃日軍300人

TAG:迷彩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