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啟功晚年《書畫秘冊》,小巧精緻,又函詩、書、畫三絕

啟功晚年《書畫秘冊》,小巧精緻,又函詩、書、畫三絕

此件冊頁完成之時,啟功先生在台舊友、台灣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汪中先生即題「啟功書畫秘」,誠如汪中先生所言,如冊之小巧精緻,又函詩、書、畫三絕,堪稱啟功先生學養、藝術成就之縮影,可謂當之無愧珍秘之寶。

人們常說,字如其人,一個人的性格、品德、心態等某種程度上從其書法作品中可以體現出來,啟功先生在這方面也有自己的見解。

從《論書絕句》中,我們可以看出先生對鄭板橋的性格、品德、書風十分推崇。其認為鄭板橋秉性剛正,胸襟坦蕩,贊其書「結體精嚴,筆力凝重,點畫出之自然,無矯飾之態」。書家的藝術作品與其年齡、創作心態也有一定關係。先生的觀點是練字不拘年齡,關鍵是要有正確的方法與踏實過硬的功夫,這點我們可以從先生的《論書隨筆》中得到解答。

練寫字與練雜技不同,是不拘年齡的,不過對於不同年齡的人,合理的方法與熟練的功夫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來說,青年精力旺盛,書法神采豐腴;另一方面,隨著年齡增長,書者的欣賞力、理解力便強了,練起字來也就更易有判別、有見解。所以先生說過「書法創作不老不成,過老復衰,人書俱老並非越老越好。」

習字可以靜心,反過來,心不靜則不能成書。所以只有心無掛礙,方能創作出精妙自然的書法佳作。先生在《論述絕句》中對東坡的書法贊道:「東坡論筆之佳者,謂當使書者不覺有筆,可謂妙喻。作書興到時,直不覺手之運管,何論指臂?然後釵股漏痕,隨機湧現矣。」

可見先生體會之深刻。這與武俠小說中「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的至高境界或許有異曲同工之妙。對於書法創作來說,書者所追求的即是達到「胸中無得失念」之境界。

LOVE.謝雲逸

雲逸書院有益分享

發現書法的美好

全國地級首個《商家一點通》小程序落戶台州

墨池學院!YE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逸書院 的精彩文章:

難得一見!吳昌碩40歲時寫的小楷書法欣賞
拒娶宋美齡反替蔣介石做媒,這個吃貨書法家竟是民國「混世魔王」

TAG:雲逸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