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小王子來地球,竟然住了十年貧民窟

小王子來地球,竟然住了十年貧民窟

這是城君原創的第1158個城市故事

夜幕降臨,小王子和它的狐狸,

坐在圍牆上,孤獨地守望。

萬家燈火,繽紛絢爛,

彷佛都在期待一朵玫瑰的到來。

錯落的房屋,

被刷上了七彩的塗料,

順著山腰的曲線,

一直蔓延到海邊,

就像希臘的聖托里尼,

潑灑到了這亞洲的海灣里。

這是韓國最網紅的壁畫村,

有「亞洲最美藝術村」之稱。

人們不遠萬里到來,

就為了登頂,

和小王子孤獨的背影來張合照。

遊客只知道小王子的故事,

但小王子卻知道遊客們不知道的事:

1950年6月25日,

戰火從天降。

朝鮮軍越過三八線,悍然出兵,

朝鮮戰爭爆發。

僅僅3天,

韓國首都漢城淪陷,

陸軍潰敗,一瀉千里,

一開始的九萬八千名士兵,

這會兒只剩兩萬多。

漢城變成難民城,

政府舉頭南下逃難。

1950年,漢城人民大逃亡。

但短短不到3個月,

韓國人民便無路可逃。

敵軍坦克推進的履帶,

很快就碾過了難民逃難的腳印。

這裡依山傍水,易守難攻,

成了唯一沒有戰火的地方。

於是難民們蜂擁進了釜山,

僅一年的時間,

釜山這座小小的漁村,

人口就從88萬驟增到140萬。

難民太多,釜山太小。

原有的住宅地帶,

實在塞不進更多的人,

人們只好向著荒山野嶺前進,

在戰爭的年代,

哪裡還能挑住處,

釜山難民收容所。

難民們從港口,

一路搬遷到附近的甘川洞一帶。

山腰從來不是安居的首選,

卻是無家可歸的難民們,

最後一個負擔得起的地方。

人們沿著山路,拾級而建,

撿來廢鐵、木材和岩石,

拼出了800多個臨時住屋。

房子密密麻麻,

階梯狀地完美錯開,互不遮擋。

屋與屋之間的窄巷,

窄到只能容一人勉強通過。

1950年代的甘川洞。

一座小小的山丘,

幾夜之間,

就從散落的20戶人家,

很快擠滿了4000多人。

不僅擁擠,

連最基本的公共設備,

都無法得到滿足。

但是,歷經戰亂的難民們,

哪還有精力在意這些?

沒有廁所,

他們就跑到山腳如廁,

沒有水,

他們就到海邊洗漱,

然後挑著水,

一步一個腳印,爬山回家。

人們在牆上,還原前人的生活場景。

大人們起早貪黑,

跑到港口擺攤糊口。

小孩也得賺錢,

結隊去鎮上送報紙補貼家用。

家家戶戶,抱團取暖,

半個世紀過去了,

釜山的摩天樓越蓋越高,

海濱城市的旅遊招牌也越來越響亮,

但時間彷彿遺忘了甘川洞,

這裡一如既往的貧窮。

當地人陸續搬離,

只留下多情念舊的老一輩,

守著早已斑駁不堪的老舊房子。

政府也想,

不如直接把這些棚屋剷平,再重建高樓。

但是,像甘川洞這樣,

建立在山海之間,

顯然不適合走高大上路線。

摩天大樓哪都有,

戰爭「加持」過的城市卻不常見。

但誰說棚屋區就一定得剷平?

2009年,

政府決定開始「藝術村落」項目,

邀請藝術家和當地居民一起,

改善公共設施,

彩繪房屋外牆,

為村落注入藝術氣息,

把貧民窟變身壁畫村。

在大大小小的壁畫村裡,

小王子的身影隨處可見。

舊時人們別無選擇的道路,

如今都被賦予浪漫的涵義。

這條名叫「去看星星的階梯」,

看上去破破舊舊的,

陡峭難爬,

不知道住在坡頂的前輩們,

挑著水爬完這148層石梯,

是否也會停下來歇息,

順便看一看滿天星。

在甘川文化村的街頭巷尾,

隨處可見的,還有各種彩色的「魚」,

所有的魚形裝飾品,

魚嘴都指向通往村落的方向。

釜山三面環海,

或許老一輩們曾經想過:

這些魚能自己游上來該多好啊!

所有的改造,都建立在「尊重」之上:

尊重這裡曾經的苦難與記憶,

尊重因苦難而形成的生活形態,

也就不會一拆了之。

當年逃難來的小孩子,

已是白髮老人,

但他們能在這裡延續生活,延續記憶。

甘川文化村的位置偏遠,

從未出現在正式的旅遊路線上。

就像被塵封了一甲子的歷史,

安靜地守在城市的邊緣。

人們不遠萬里去到這裡,

不只看一眼多彩的棚屋,

而是和孤獨的小王子一起,

陪伴這座曾經飽受苦難的城市。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加微信號:nayizuochengg加入「那一座城」讀者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一座城 的精彩文章:

酒和故事我都不缺,只缺你
《風味人間》里的鏢魚少年,鏢不盡的人間孤獨

TAG:那一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