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金庸《神鵰俠侶》,楊過和郭襄的相遇,為何選在風陵渡?

金庸《神鵰俠侶》,楊過和郭襄的相遇,為何選在風陵渡?

喜歡金庸武俠小說的朋友,都知道:在《神鵰俠侶》第三十三回的《風陵夜話》中有這麼一首七絕,「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終身誤。只恨我生君已老,斷腸崖前憶古人。」也正因這首浪漫至極的古詩,把風陵渡口描繪成浪漫的愛情聖地。

原著記載,16歲時,郭襄在風陵渡第一次遇到34歲的楊過,楊過用漫天煙花為她點亮了一夜星空,從此悄然遠去,再無消息。她用幾十年去尋訪他,他避而不見。只到40多歲時,她絕望剃度,創建了峨眉派,並她給自己的徒弟起名:風陵——也就是滅絕師太的師父。

從地理位置上講,風陵渡位於山西省芮城縣西南端,距縣城30公里,與河南、陝西省為鄰。是山西、陝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塞,跨華北、西北、華中三大地區之界。

風陵渡自古以來就是黃河上最大的渡口,千百年來,作為黃河的要津,不知有多少人是通過這裡,走入秦晉。在這片厚載和繁盛的土地,也被稱之為「雞鳴一聲聞三聲」的黃金交匯。

金庸先生為何會將楊過和郭襄的相遇地選在風陵渡?以作者之見,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名氣大

風陵渡,作為黃河重要的三大渡口之一,在歷史上名氣和地位都非常高。其中「風陵」二字在上古古籍《水經注》里就有記載。自古到今,為晉陝豫的交通要衝和軍事重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金人趙子貞曾在《題風陵渡》中寫道:「一水分南北,中原氣自全。雲山連晉壤,煙樹入秦川。」全詩大氣磅礴,描寫出了風陵渡口在古代的絕世風華。

另外,在《喬家大院》影視劇里,我們也能看到,到了清朝晚期,清政府限制喬致庸不能外出,被禁錮在山西,當時南下的界限就是以風陵渡為界。

第二,名字好聽

好聽的名字,能為愛情增添浪漫。但從字義上講,「風陵」兩個字很具有美感。另外關於這個名字,還有著浪漫的神話傳說。

據了解,當地的老百姓都認為「風陵」是上古女媧的陵墓,女媧為風姓,故稱風陵。《永濟縣誌》:「女蝸陵,在城西南60里,黃河洲渚上,今風陵渡其遺處也。」這位女神的陵墓也有些傳奇色彩,據《蒲州府志》記載,唐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天雨冥晦,失陵所在」。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某夕風雷大作,「明旦視之,墳復湧出,夾以兩柳」,陝州刺史將此事奏明唐肅宗,肅宗下令祭祀。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宋太祖趙匡胤下令置守陵戶,到熙寧年間陵墓再次消失,可能是已經被黃河沖毀了。

第三,有文化背景

對於文人來講,最喜歡有文化積澱的地方。金庸將「風陵渡」寫入小說,應該也有基於此的原因。千百年來,風陵渡作為黃河的要津,是走入秦晉的必經之地,是兵家必爭之地。魏國與秦國的古戰場就在這裡,東漢時的曹操討伐韓遂、馬超,西魏的宇文泰破高歡等著名戰爭,均發生在風陵渡。深厚的歷史底蘊,也給注重文化的小說以價值支撐。

如今,一座鐵路大橋將南同蒲路和隴海路連接在一起,把黃河天塹變為通途。黃河大橋飛跨南北兩岸,連接三省人民。但是「風陵渡」這個美好的名字,和深邃的歷史底蘊,以及千百年來承載的文化故事,依然流淌在每個人的心間。

以上便是關於「風陵渡」口的一些文化解讀,讀者們,你們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賞經典詩詞,觀諸類文化,請關注【文史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道 的精彩文章:

千古絕對!上聯:「此木為柴山山出」,下聯太經典,人人嘆服!
古代女子勾引男人也有一套,這3首情詩:男人讀後,欲罷不能!

TAG:文史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