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有一個成語,古今釋義截然相反,它古代是捧人的,現如今卻是罵人

有一個成語,古今釋義截然相反,它古代是捧人的,現如今卻是罵人

今天我們來講一個成語,別看這個成語只有四個字,但是這個成語蘊含的知識卻是非常多的,它最特殊的地方在於古今釋義截然不同,古代這個人見人愛,但是演變到現在,這個成語竟然成為了一個罵人的成語了,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成語呢?

其實,這個成語大家都見過:衣冠禽獸,一般人被別人用這個成語來形容,心裡是非常不舒服的,要不是做了什麼缺德的事情,是不會用這個成語來罵人的,可見這個成語對人造成的傷害還是非常嚴重的。不過,這個成語在古代卻是很受青睞的,人們對這個成語還很追捧。

有一個成語,古今釋義截然相反,它古代是捧人的,現如今卻是罵人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衣冠禽獸這個成語出現在我國明朝時期。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制定了嚴明的律法,他對民眾所穿的衣服都有規定,即便是妓院中的妓女,朱元璋對她們所穿的衣服都有限制,百姓的衣服都限制,官員的衣服,老朱當然也會大加限制了。

根據史書記載,明朝所有文官,官服上要刺禽的圖樣,而武將則需要在官服上綉上獸的圖樣。之所以有這樣一種規定,這和我國的農業社會是有關係的。禽代表著民眾對豐收和好年成的嚮往,而獸也代表著民眾祈求生活安定,中國十二生肖中就有禽獸,這同樣是一種美好的寓意,這是華夏民族數千年形成的一種信仰。

有一個成語,古今釋義截然相反,它古代是捧人的,現如今卻是罵人

明朝官員的官服上繡的圖樣,一品文官是仙鶴,往下就分別是錦雞、孔雀、大雁等等了,品階越高的官員,官服上的禽也就比較高級。像七八品的官員就是一些鴛鴦和黃鸝了,據說九品芝麻官的官服上只能綉鵪鶉,雖然九品也是國家公務員,但是他並沒有什麼尊貴可言。

明朝武將的官服上是綉獸的,一品二品的武將,他們的官服上會綉上獅子,之後品階的官員分別是老虎、包子、熊,據說七品武將的官服上是彪,不過這種東西究竟是什麼,人們現在還有很多爭論,有一種說法是母老虎生下的第三個崽就是彪,母親一般會將彪遺棄掉,所以長大後的彪,主要任務就是攻擊當年遺棄他的母親,還有先出生的兩個老虎。

有一個成語,古今釋義截然相反,它古代是捧人的,現如今卻是罵人

八品武將的官服上繡的是犀牛,九品武將官服上繡的是海馬,總之,品階越低的官員,他們官服上繡的動物也就越低級。正因為官員的官服上不是禽就是獸,所以才有了「衣冠禽獸」這個成語。古代中國的科舉制度,當上官就是最顯赫的,學子也認為唯有讀書高,學而優則仕,所以,把老百姓把當官看得非常重,明朝的時候,衣服上畫的是什麼禽獸,直接就反映了人家當官的大小,所以「衣冠禽獸」這個詞在古代是有褒獎的成分的,即便人家衣服上繡的是一個海馬或者鵪鶉,但人家還是國家的人。

有一個成語,古今釋義截然相反,它古代是捧人的,現如今卻是罵人

「衣冠禽獸」這個成語之所以變成貶義詞,這和朝政的腐敗是有關係的,官員欺壓百姓,貪污腐敗,百姓對這些身著禽獸服裝的官員非常痛恨,於是人人看好的「衣冠禽獸」,一下變成了禽獸不如的傢伙,這個成語能夠一直流傳的現在,並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轉變,這和百姓的智慧是分不開的,百姓的眼睛是最雪亮的。聰明的讀者朋友,你們還知道哪些釋義截然相反的成語呢?歡迎和大家分享。

有一個成語,古今釋義截然相反,它古代是捧人的,現如今卻是罵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家吟唱 的精彩文章:

日本在中國無惡不作,為何不動紫禁城中的珍寶,有什麼阻擋嗎

TAG:史家吟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