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看看國產手機的利潤,再看看蘋果、三星,這差距太大了!

看看國產手機的利潤,再看看蘋果、三星,這差距太大了!

近幾年來,國產手機的集體崛起,已經改寫了手機市場的格局。在國內市場,華為、小米、OPPO和vivo包攬了超過七成的市場份額。最近每年一度的電商「雙十一剁手節」,在京東下單金額超1598億和天貓全天交易額2135的輝煌戰績後,正式收官。

小米、華為等國產手機廠商,都在忙著公布自己的成績單,華為和榮耀斬獲手機類冠軍、小米生態鏈也自稱大獲全勝,一口氣拿下了72項第一,和超過52億元的銷售額。一時之間,所有主流國產手機品牌都在忙著秀成績,唯獨蘋果和三星一言不發。

據市場調研機構賽諾公布的,2018年Q3季度國內手機市場報告顯示,vivo、OPPO、華為(榮耀)和小米在國內的市場份額總和高達78.6%,總銷量達到了8454萬部。從市場份額和銷量數據看來,「華米OV」四大主流國產手機品牌幾乎佔據了國內市場的近八成的份額,高高的站在第一階梯。但是尷尬的是,空有大量銷量和市場份額,不過凈利潤和營收卻遠不如蘋果、三星。

雖然銷量和是市場份額持續增長,但是由於單品價格低、利潤空間小,國產手機的凈利潤和銷量卻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據不久前,調研機構公布的手機市場利潤報告數據顯示,蘋果和三星的凈利潤分別為62%和17%,僅僅這兩家廠商就包攬了整個行業79%的利潤,不得不佩服三星、蘋果的吸金能力有多恐怖。而銷量連年飆升的「華米OV」四家國產廠商,加在一起的總利潤居然只有20%,四大國產手機綁在一起的利潤僅僅比三星高一點,只達到了蘋果的三分之一。

國產手機廠商的進步體現在豐富的產品線、較高的性價比和硬體配置,以及更符合國人使用需求的設計和定製功能。銷量和市場份額的逐年增加,也是最直觀的印證了消費者對國產手機的認可,但是從銷量和凈利潤數據對比後不難的出結論,僅僅停留在「走量、低利潤」的中低端市場和產品,並不能推動品牌以及產品、技術的迅速增長。

蘋果的旗下產品,單品售價普遍偏高,為蘋果預留了更大的利潤空間;而三星的手機業務,雖然在中國市場被唱衰,份額驟降已經不足1%,但是三星手機在全球仍然保持銷量第一。並且,除了手機,三星的屏幕、快閃記憶體、晶元等硬體產業鏈也創造了更高的利潤。

高額的利潤回報,為三星、蘋果提供了充足的研發經費,有了大量資金用於開發新技術和硬體產品,轉化成其核心的競爭力。而依靠打價格戰、拼硬體的國產手機,在取得了巨大的銷量和市場份額後,怎樣獲取更高的利潤來追加技術研發投入,才是國產手機的重要轉折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白人聊手機 的精彩文章:

蘋果翻車:iPhoneXS「高價低質」信號弱、屏幕差問題不斷
寧肯買6499元的iPhoneXR,也不買華為P20Pro?

TAG:小白人聊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