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對越反擊戰時如何讓越軍投降,這一招最管用

對越反擊戰時如何讓越軍投降,這一招最管用

原標題:對越反擊戰時如何讓越軍投降,這一招最管用


1979年2月16日23時10分至24時,陸軍第14軍第42師步兵第124團5連1排,對距離我國河口農場10隊約4公里的越軍前哨據點拉敏實施突襲。1排發揚解放軍近戰夜戰的傳統戰法,利用夜暗隱蔽接敵,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採取迂迴包圍的戰術手段,以突然勇猛的動作,50分鐘就結束了戰鬥。


此戰斃敵大隊長(相當於連長)以下57名,俘敵1名,繳獲60炮1門、班用機槍3挺、火箭筒1具、衝鋒槍、步槍54支,子彈3萬餘發、炮彈140發。整個戰鬥過程乾脆利落,除了配屬分隊傷亡各1人外,1排無一傷亡,以小的代價換取了大的勝利,打得很精彩,贏得很漂亮,是一次極為成功的以少勝多的山嶽從林地夜間殲滅戰例。戰後,昆明軍區授予該排「夜老虎排」榮譽稱號。


美中不足的是,由於1排是第一次參加戰鬥,缺乏對越軍作戰的經驗,佔領表面陣地後沒有認真組織清剿,未能發現掩蔽部里還隱藏著殘餘的越軍。


戰鬥結束後的2月17日上午,團後勤和俘虜收容所推進至拉敏。不久就發現一股殘敵企圖悄悄逃跑,於是喝令其站住,殘敵仍然繼續前行,指戰員們果斷鳴槍示警。越軍聽到槍聲之後,只得慌慌張張地退了回去。俘虜收容所的負責人立即對昨天晚上抓到的俘虜進行了審訊,證實了拉敏的掩蔽部里的確有殘敵存在,便組織力量向這股越軍喊話。


最開始,是由配屬部隊工作的兩名翻譯輪流向敵人宣傳我軍寬待俘虜的政策,向他們指出負隅頑抗是死路一條,只有放下武器才能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喊了一陣,只有1名越軍出來投降。這時,又給原先抓獲的2名負了傷的俘虜做工作,講明我軍政策,對其傷口進行包紮,給他們吃乾糧和罐頭,使這2名俘虜很受感動,表示願意配合我軍向工事里的人喊話。



俘虜阮某某朝著工事喊:「我是254團的,現在被俘虜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對我很好,他們不打罵,不殺害,給我罐頭、乾糧吃,還給我包紮傷口。你們不要再為黎筍集團賣命了,出來投降才是唯一的出路。」此舉果然奏效,過了不久,就有14名敵人出來投降。


就這樣,翻譯和俘虜交替喊話,堅持了近10個小時,促使22名敵人全部投降,繳獲炮彈10餘箱、機槍3挺、步槍20餘支、衝鋒槍2支以及軍用物資一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風雲故事 的精彩文章:

危急時刻,蔣介石決堤黃河,淹死多少日軍?到底對抗戰有何意義?
鴉片戰爭發生在明朝 結局會比後來清朝更好嗎?

TAG:歷史風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