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實拍李鴻章故居:見證晚清一代軍政重臣的顯赫家世

實拍李鴻章故居:見證晚清一代軍政重臣的顯赫家世

原標題:實拍李鴻章故居:見證晚清一代軍政重臣的顯赫家世



晚清軍政大臣李鴻章的家宅建於19世紀末,位於安徽省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中段,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區民居建築。李氏聚族而居,深宅大院,時稱「李府半條街」。



建國後,李鴻章故居收為公有,改作它用,得以倖存,整體風貌維持原狀。


故居自南向北依次為大門、過廳、中廳以及內眷所住的走馬樓。可惜的是,內部許多珍貴用材、木雕等均被剷除變賣;現存規模已不到原來的十二分之一。



過廳中是一座屏風,上方高懸「鈞衡篤祜」匾額,這四個字是李鴻章70大壽時光緒皇帝御筆所賜,「鈞衡」比喻國家宰相一類重臣;「篤」意為厚;「祜」是大福。「鈞衡篤祜」四字意思是李鴻章官顯福厚,是清政府對李鴻章的最高評價。



過廳為來客稍候之地,等待傭人進去通報,得到主人應允之後,再入中廳與主人會面。門兩邊的對聯:「受盡天下百官氣;養就胸中一段春。」



李家的祖先在江西,遷至合肥以後從李鴻章一代開始發跡。李鴻章排行第二,兄弟六人皆身居高位,顯赫一世。門兩邊的對聯:「人生唯在青春好;世事須防白首催。「



小姐樓又叫「走馬樓」,是李府女眷住的地方。


小姐樓後一進的樓上擺放著古老的綉床、雕花的梳妝台、大理石面的圓凳,床、台、凳都是有著幾百年歷史的紅木傢具。



內眷小姐樓復原,展現了李家接待客人和家眷們的日常起居生活情況。



封建時代,琴棋書畫是大家閨秀的必修課。



小姐樓造型獨特,為一封閉迴廊式木樓,樓下正中的一方天井,上承天光,下接地氣,符合陰陽調合之風水學。



上樓的木梯也是古色古香。


樓上東首第一間據說是李鴻章幼女菊耦(著名作家張愛玲的祖母)所住。



樓下東邊有團圓門可通前後院



庭院深深深幾許



往東進入東花園



東花園現為李鴻章紀念館陳列室


樓下正門兩邊立站兩尊類似卡通的清朝門吏。



中廳又稱福壽堂,堂高9米,是現存江淮地區最大的晚清私人住宅廳堂。



每扇格門上都雕有造型精美、典雅的圖案,房梁全是斗榫,不用一枚釘子。



中廳上方的長几上,擺有一隻古鐘,左邊一面鏡子,右邊一面花瓶,寓意這具家宅「終(鍾)生平(屏)靜(鏡)」。



中廳的正中,四根木柱正好構成一個開間,木柱的一左一右,各為一個開間,加上東西兩面廂房,形成了明三暗五的格局,頗具江淮地區富宅的建築特色。


大梁兩頭都雕成象頭形,寓意吉祥(象)。正上方的橫樑上雕有「佘太君祝壽圖」,人物造型栩栩如生。



東西兩廂是李氏後人的書房,清雅疏闊,青磚漫地。



上聯:「享清福不在為官,只要囊有錢,倉有粟,腹有詩書,便是山中宰相;」



下聯:「祈新年無須服藥,但願身無病,心無憂,門無債主,即稱地上神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古觀今 的精彩文章:

到底誰指使刺殺宋教仁?袁世凱與宋教仁之間的秘密,兇手你想不到
曹操為什麼偏偏喜歡搶佔別人的老婆?真實原因在這裡!

TAG:縱古觀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