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你脫口而出的話,可能改變孩子一生!

你脫口而出的話,可能改變孩子一生!


你脫口而出的話,可能改變孩子一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作者| 月伊

本文由:爸媽視界(ttsj2018)



語言這東西,在表達愛意的時候如此無力;

在表達傷害的時候,卻又如此鋒利。


「你怎麼這麼笨!」

「我怎麼會有你這樣的孩子!」

「上什麼學呀,去菜市場賣菜吧!」

回想一下,上面這樣的話您是否經常對自己的孩子脫口而出?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您是否經常會言不由衷?

明明是好心想提醒孩子的行為,話說出口後卻變了味,成了一種攜帶戾氣的責怪、謾罵,結果引起了孩子的反抗,傷害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語言竟變成了能帶來傷害的利刃。


你脫口而出的話,可能改變孩子一生!

1

煩死了,雖然心裡清楚她是為了我好,但那樣的話就是讓人生氣!」

朋友林夕經常這樣對我抱怨,帶著無奈的口氣,一副苦惱到不行的樣子,我非常了解,林夕煩躁的源頭大多來自她那個「 不會說話 」的母親。

林夕母親的說話方式一直是抓痛處,強進攻,你越不想聽什麼她就越要多念叨幾句,明明是一句普普通通的話,非要加上一些讓人難受的辭彙,再用一種相當誇張用力的情緒化口氣說出來——

「呦,你竟然能這麼勤快,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你要是能好好學習,那真是謝天謝地燒高香了!」

「你看什麼書呀,就別看書,考什麼試呀,反正也才那麼點分……」

諸如此類的話語,每天都在重複上陣,林夕說她真是不堪其憂,她覺得媽媽好像從來都不會好好提出要求,或是說出肯定鼓勵的話,一直都只是一味用帶刺的語言、否定的形式來反駁和批評林夕做的任何事情。

其實林夕平靜下來仔細想想,也能明白媽媽是關心自己的,媽媽的本意是想讓林夕認真學習好好努力。平時大家也會勸林夕,你媽媽只是不太會說話,她就是這樣一個人,她是無意的你別往心裡去,她是為了你好……

每每這時,林夕只能嘆口氣,面色凝重。

「她是無意的,但是也已經傷害到我了啊! 」


你脫口而出的話,可能改變孩子一生!

2


不可否認,多數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即使是出於好意,也會經常出現一些錯誤的說話方式——

有人是習慣性批評貶低式。不論孩子做什麼都去否定,沒有誇獎和鼓勵,只有冷冰冰的質疑,彷彿自己的孩子做不到就是「垃圾」,做到了就是「奇蹟」,常見話語:

「這點事都做不好,你是豬啊!」、「你都能做到,沒人做不到吧!」

有人是持續性對比他人式。把「別人家的孩子」一直凌駕於自己孩子之上,做任何事情都要做比較,常見話語:

「你看看那誰誰,又得了100分,你再看看你……」

還有人是間歇性威脅壓制式。孩子有一點錯誤就要被施以恫嚇,用權威或者令人懼怕的東西來恐嚇孩子。常見話語:

「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你再哭,就讓怪物把你抓去吃了!」

你脫口而出的話,可能改變孩子一生!


我的同齡人小A是挺優秀的一個人,但平時總是沉默寡言,做什麼事情都會畏手畏腳再三確認,在人多的場合會緊張到汗流浹背,滿面赤紅。

慢慢接觸後才了解到,小A的父親對他要求很高,任何事情都必須讓小A做到盡善盡美,父親平時說話還會經常性的批評和貶低小A——

「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你真是一點優點都沒有!」

「這麼膽小,將來能有什麼出息!」

諸如此類的話常常伴隨在小A左右,長此以往,他開始自我否定,覺得自己能力不足。

為了達到父親的標準,小A變得越來越謹小慎微,不敢主動社交,自卑又敏感。

小A說現在不管他在做什麼,父親批評的聲音都好像病毒一樣淤積在胸口和腦內,無時不刻不在讓自己心神緊張,心生恐懼,害怕又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好,再得來更多的傷痛。


你脫口而出的話,可能改變孩子一生!


3

國際知名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在其著作《中毒的父母》中提出這樣的理論:孩子會將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變為自己的觀念。

也就是說,總是針對孩子的不足進行批評,孩子長期處在這樣的言語環境下,就會開始懷疑自己,認為這些缺點是自己擺脫不掉的,自己真的很差勁,然後惡性循環。

原生家庭對於孩子的性格養成在一定層面上是影響最深刻且不可逆轉的,父母對孩子做出的評價和說過的話,會成為影響孩子處事判斷的一個隱形的標杆。

因此家長在和孩子的日常溝通中,應多從孩子的優點入手,進行鼓勵式教育,針對孩子的缺點和不足,適時提點,並暗示孩子他是可以做到的。

比如「你是優秀的孩子,只要繼續努力,一定能夠改掉賴床的習慣的,媽媽相信你!」

在這樣的語言環境暗示下,孩子的自尊心和信心,以及對父母的信任喜愛感都會不斷增強。

你脫口而出的話,可能改變孩子一生!

4

過多的打擊、否定,給孩子帶來的是一種壓抑的感覺,很可能促使其產生反抗甚至絕望的心理狀態。

因此,如何使用溝通語言,就變得尤其重要。

注重說話的方式,學會好好說話,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程。你出於關心和好意的提醒,不要因為說話方式的錯誤而造成相反的效果,稍作改變,結果就會不一樣!

首先,調整您的音量。

不用吼罵的方式和孩子說話。

成人間都會因語氣問題大動干戈,何況心智還在成長階段,內心複雜敏感的孩子呢?

當脾氣上來了,教訓的話快到嘴邊。爸媽們可以先嘗試深呼吸,喝口水冷靜平復一會再開口,然後放緩你的語速,降低語調,試著用平和的語氣把你想讓孩子做到的事情明確的告訴他。

其次,轉換您的語言方式。

把鋒利的話換成平等的溝通和引導,從「你怎麼能這麼做!」變成「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但是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

把「你怎麼這點小事都做不到?」換成「我知道你做得到,我們再嘗試看看!」

把「你看看別人怎麼都比你強?」改成「我覺得你很了不起,加油!」、「不會我們可以去學習,我相信你也很優秀!」

最後,不吝惜您的讚許和掌聲。

鼓勵和肯定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順風,能有效推動著孩子前進。比如:

「仔細想想,這樣的題目對你來說不成問題,加油!」、「你是最棒的!」


你脫口而出的話,可能改變孩子一生!


言語是把雙刃劍,需要善加利用。我們對於陌生人都能保持成人應有的素養和禮貌,面對我們的骨肉至親,更要耐下性子,有話好好說,別讓愛的話語變成利刃刺傷最愛的寶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女兒收到情書,媽媽說了5句話
如何培養孩子的「家庭觀念」「集體意識」!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