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那個被要求分享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那個被要求分享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本文由:幫媽愛上課(BBMyGod)


1


周末難得清閑,到朋友家裡做客,正坐在客廳里看電視磕著瓜子有說有笑時,就聽見被沙發擋住的後面傳來小孩子的打架哭鬧聲。

我們趕緊起身去看,原來是兩個小孩子在爭搶玩具,地上散落了一堆的玩具,然而兩個孩子就像兩頭倔驢一般非得盯著一個玩具爭搶,姐姐個頭大,抱著玩具不肯撒手,弟弟在一邊放聲大哭一邊手上還不停的推搡。

那個被要求分享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朋友一見這個場面就火了,一把奪過姐姐的玩具扔給弟弟。「跟你說過多少遍了,玩具要分享,要分享,你再這樣以後媽媽都不給你買玩具了!」

「可是這個玩具是我的。」姐姐小嘴一癟,吐出一句微弱的辯駁。

「什麼你的,你怎麼不說什麼都是你的,邊上還有那麼多玩具你看不到嗎?你怎麼這麼壞的!」

姐姐再也控制不住情緒,坐在地上崩潰大哭。


那個被要求分享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哭也沒有用,做錯了就是做錯了,沒有人會幫你的。」朋友就這樣把姐姐丟在原地,受著他認為孩子應該受到的懲罰,隨後朋友拉著我回了客廳,繼續剛才沒有嘮完的嗑。

事情就這樣被媽媽用簡單粗暴的「被解決了」,弟弟得到了他想要的玩具,姐姐受到了「應得的懲罰」,朋友認為自己教育了孩子。

然而我在沙發上如坐針氈,姐姐無助的哭聲無時無刻不在刺激著我,讓我想要轉身抱抱這個剛剛受了委屈的只有三歲的小女孩。

「不用理她,她就是這樣,一點也不聽話。」看出了我的不自在,朋友寬慰道。

隨後我們聊到了關於孩子的話題,「姐姐老喜歡和弟弟搶東西,我們講了多少遍了都聽不進去,你說現在的孩子是不是都被寵的太自私了,一點也不會分享。」

我想起朋友剛剛粗暴地從姐姐手中奪走玩具的樣子,心裡有些感概。

那個被要求分享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不分享,就是壞孩子嗎?

你教育孩子要學會分享,卻身體力行告訴他何為剝奪。你冷漠的忽視孩子的感受,卻一邊指責孩子太過自私。

究竟是誰壞呢?

2


這讓我不禁想起小時候的事情。

作為一個比弟弟大兩歲的姐姐,我從小被父母教育要「讓著弟弟」。於是我一次次被父母剝奪自己喜歡的東西讓給弟弟,卻被父母教育這叫做分享。


那個被要求分享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當我用憤怒的言語和肢體語言回應父母粗暴的剝奪時,回應我的是更加暴力的言語和肢體回應。

在一次次失敗的反抗中我變得更加叛逆,父母常年對我的評價就是「不聽話的孩子」。

長久以來感受的被忽視讓我缺乏了和母親的共情能力,我極少和父母溝通關於自己的事情,工作之後也傾向於選擇離家遠的地方。後來母親常常感慨,都說女兒是父母的貼身小棉襖,怎麼我和她一點也不親密。

那麼,這樣的教育對於一直「被分享的」弟弟來說是一種正確的成長方式嗎?

在父母的眼裡,弟弟確實比我聽話多了,很少和父母發生口頭爭吵,事事都順著父母的心意來,哪怕是在工作這樣比較大的選擇上,都很聽話的順從了父母的意願。

然而弟弟真的「聽話」嗎?


那個被要求分享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姐,我去網吧了,我和老媽說去健身房了,你幫我打下掩護。」

「老姐,老媽今天不在,我們去遊戲廳吧,老媽回來就說我們去書店了。」

「媽媽說了什麼你嘴上順著她就行,等到她看不到的時候你幹什麼她又不知道。」

弟弟在我和媽媽的一次次正面交鋒中,學會了應付、學會了隱瞞、學會了欺騙。

3


這種粗暴的分享式教育,會帶來什麼後果?

漠視孩子的感受,用粗暴的方式迫使孩子按照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成長,往往會適得其反,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往往會展現出這樣的特質。

1

缺乏同理心


被父母用粗暴方式對待的孩子由於沒有感受過父母的同理心,缺乏模仿的對象,成長過程中沒有見過、沒有機會練習同理心,成年之後自然這個功能就比較薄弱。


那個被要求分享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同理心能促進孩子的親社會行為,當一個孩子有同理心,便能體恤別人的想法,他們會更多地尊重別人,尊重他人的付出和時間,自然容易在社會交往中獲得比較好的反饋從而親近社會。

而長期自我感受受到父母漠視的孩子由於缺乏同理心,長大以後更大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不合群。

2

容易叛逆

情緒的缺乏正確的引導容易造成孩子情緒上的過度壓抑,孩子可能早早就叛逆,過早的想要擺脫對父母的依賴,父母會發現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聽話,不服管教,孩子長大以後也已脾氣急,沒耐心,愛用拳頭解決問題。


那個被要求分享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3

學會撒謊

在孩子還未長大的期間,幼小的孩子在面對強大的父母是弱勢的一方,而當父母不在乎孩子的感受,孩子們又無力反抗父母的強權之際,孩子在犯錯時會下意識的推卸責任,不敢說出真相,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學會撒謊。

既然如此,為什麼很多家長還是要採取這樣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呢?無非是因為這樣的教育方式省時省力氣且見效快。


那個被要求分享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然而你可曾想過,你所貪圖的每一份省力都會成為孩子未來成長道路上的費力。

4


霍思燕在媽媽是超人上關於孩子的分享教育方式讓人覺的很驚艷,霍思燕跟嗯哼提希望能留下嗯哼平時玩的玩具,捐贈一部分出去給更需要的小朋友。

那個被要求分享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那個被要求分享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沒想到直接被嗯哼拒絕了。當媽媽試著繼續這個話題的時候,嗯哼甚至發起脾氣把玩具摔倒了地上。

那個被要求分享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面對嗯哼的拒絕,接下來媽媽又提出了玩具漂流的建議,告訴嗯哼有一種遊戲叫做玩具漂流,就是把喜歡或者不喜歡的玩具跟別的小朋友分享。

那個被要求分享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面對媽媽耐心的開導,嗯哼的情緒已經比較穩定了,但是分享玩具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困難的抉擇,他依舊不願意把自己的玩具分享出去。

這個時候,霍思燕把自己放到了孩子的角度上和他共同進退,她告訴嗯哼媽媽在玩具分享這件事情上從來沒有強迫過你,你的東西有你自己決定的權利。

玩具是屬於孩子的,我們要認同孩子有自己決定玩具歸屬的權利。

那個被要求分享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事後在面對編導的採訪時,霍思燕坦言希望跟孩子還是能像朋友一樣相處,她認為小孩子的成長是需要時間的,如果孩子成長還不到這個階段的話,自己願意放棄。

而對於自己多次拒絕了媽媽的建議,嗯哼也是心懷愧疚,最終當媽媽提出去當售賣員,如果還是不願意就把玩具帶回家的建議,嗯哼終於同意,自此邁出了玩具分享的第一步。

顯然,孩子總是更喜歡能夠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與他們並肩作戰的戰友。

去年網路上流行著這樣一句話:「你口口聲聲是愛,卻滿嘴都是傷害。」正是因為這句話戳中了很多人童年心中的痛。

這世間上有多少家長,明明很愛孩子,卻總是在不自覺中把自己變成孩子的敵人。

所以,我們教育孩子要學會分享,分享能讓遊戲變得更快樂,但當你不願意分享時,我也會堅定的站在你身邊,告訴他你的東西你有自己決定的權利。

只有和孩子平等的溝通,感受孩子的感受,讓孩子先明白什麼是擁有,再慢慢學會去分享。這,才是分享的最好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季節交替,皮膚專家為「寶寶濕疹」劃重點
陪娃寫作業:除了肺活量飆升,其他都衰退了!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