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這首歌沒有一句歌詞,一開口卻驚艷國人,惹哭金星蔣雯麗……

這首歌沒有一句歌詞,一開口卻驚艷國人,惹哭金星蔣雯麗……

每 天 陪 你, 一 路 讀 行



點 擊 上 方 

藍 字 

關 注 

一 讀




這首歌沒有一句歌詞,


一開口卻驚艷國人,惹哭金星蔣雯麗……


 

|樹樹





你能想像一群自出生幾乎沒聽到過任何聲音,更沒發出過任何聲音的聾啞孩子完成了一場動人的合唱嗎?




8月4日,14位聾啞孩子在北京音樂廳上演了一個奇蹟。






12分鐘里,人們的情緒由剛開始的茫然、再到沉浸,感動,落淚,最後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幾秒鐘過後,掌聲變成了高舉的大拇指。那是手語的

「你們很好」「你們很棒!」






這一群平日里聽郎朗、小澤征爾等大師的人,現在被一首聾啞孩子的合唱深深打動。





(這個視頻看了十幾遍)




12分鐘的合唱,對普通孩子來說可能只要練習幾個月甚至幾周,而他們卻練習了整整五個春秋。











時間拉回到2013年。





畫家李博和音樂人張詠正在準備一場樂隊演出,某天他們走在街上突然聽見一聲吶喊,那聲音聽起來彷彿不是來自塵世,宛若海底鯨魚的歌聲。太好聽了。




張詠和李博




一陣急急尋找,發現這居然是聾啞人發出的。他們萌生了採集失聰孩子聲音樣本放進樂曲中的想法。




很多人知道後都覺得這倆人真是瘋了,讓聾啞孩子發聲豈不是天方夜譚。但既然成年人可以,孩子為什麼不行呢?




抱著試一試的念頭,他們來到了廣西凌雲特殊學校。真正置身於這個無聲世界,才發現事情並沒有想像的簡單。







在手語老師的幫助下,李博和張詠一個班一個班地問過去,「你會發『啊』嗎?」「你的聲音很好聽,你願意發聲嗎?」得到的回應除了搖頭,還是搖頭。




這些孩子發不出聲音,更確切地說是不會也不敢發聲。







他們從小就被告知自己和別人不一樣,自己是殘缺的。為了更好地與外界和諧共處,他們只有藏起自己的不完美,在寂靜的世界寂寂無聲。








兩個多星期過去,希望漸漸變成失望然後是絕望。




就在李博他們打點好行李要離開的時候,一位只有4歲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奔到兩人面前,抓住李博的手,一聲很長很穩的「啊」從她嗓子里發出,自信而清脆。 







這聲「啊」讓兩個大男人紅了眼眶,他們不走了。




後來,這個小姑娘成了「無聲合唱團」的第一個成員也是最小的成員。














建立聾啞孩子的合唱團。




這個決定意味著從未接觸過手語的李博和張詠要一點點笨拙地從零學習。意味著,他們像候鳥一樣,跨越2000多公里,多次往返北京與廣西。意味著,他們每年花四五個月的時間幫孩子練習,一點點摸索讓其發聲的方法。




孩子們不知道聲音是什麼,不明白舌頭怎麼擺,平常人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做到的事,他們卻一頭霧水。




讓聾啞孩子合唱,這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十分稀有的嘗試。怎樣知道聲音的存在,如何發聲,怎樣實現音準,怎樣合唱,這些都要一點點摸索。




但是誰說:

當你全心全意夢想著什麼的時候,整個宇宙都會協同起來,助你實現心愿。




李博和張詠用自己的方式,一點點破解難題。




讓孩子在老師說話時


感受腹部的變化


明白身體的震動可以產生聲音







通過拍打物品感受震動


從而理解聲音大小與震動的關係







失聰的孩子聽不到自己聲音更不知道音高


只能藉助校音器觀察指針指的變化


記住當時的感覺


然後一遍遍校正







一有時間孩子們就會聚在一起


共同練習







一千多個日夜,身為畫家的李博很少作畫了,搞樂隊的

張詠也中止了自己的演出,他們靠著之前

積累的「家底」撐著也快樂著。




這期間,很多人嘲笑過,更多人在鼓勵;很多人冷眼旁觀,更多人熱切期盼;很多人質疑,更多人在陪他們堅持…… 





特殊學校的老師們陪孩子練習




四年後,「無聲合唱團」完成了第一首作品,只有1分鐘。





2017年11月,「無聲合唱團在廈門《龍舟唱晚》音樂節上表演





又過一年,「無聲合唱團」在北京音樂廳用12分鐘合唱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為了這12分鐘,李博和張詠帶著14個孩子,從廣西的縣城到北京,跨越幾千公里。







飛機票買不起,那就坐火車,酒店住不起就住郊區的職工宿舍,

外賣吃不起,就蹭人家的員工食堂,大巴坐不起,就找朋友借車,自己當司機。





(李博張詠和孩子們在一起)




當他們站上舞台,與正常孩子一樣向這個世界展示自己,自信平和,過往的一切付出都有了答案。







「希聲」是合唱第一樂章的名字。


「大音希聲」出自《老子》—— 越好的音樂越寂靜無聲。




這些失聰孩子的世界是寂靜的,但誰又能說他們的世界沒有音樂呢?















孩子們的表演為其贏得了掌聲,也有人質疑:這一曲唱完,孩子們還要回到那個無聲世界,費這麼大勁又有什麼意義呢?




他們不知道的是生活中並非所有事都能用既得利益來衡量,有些付出無法帶來房子車子錢財,但他的價值早就暗中積蓄。







這些被上帝親吻過的孩子,或許無法像正常孩子一樣聽說,但生命的歡快韻律已經開啟。




曾經最自卑的孩子


現在成了無比活躍自信的那一個








曾經他們在自己的天地獨自取暖


現在開始積極地探尋世界,去觸摸人生







曾經他們被認為是「殘缺的」


現在他們被更多人認同,被接納







就像李博所說:




「無聲合唱團的價值不是要給孩子們的未來找一個出路,而是希望能帶他們看到更大的世界,以後有更多的選擇。




重要的不是台上的那幾分鐘,而是他們回去之後,能更好、更有尊嚴地活下去。」







我們每個人都不完美,會膽怯會猶豫會自卑會逃避,被外界的聲音裹挾,聽不清內心的聲音。




但其實

上帝為你關了門,仍舊保留了無數扇窗,叩開窗,便有了新的天地。




萬物皆有裂痕,那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當你身在無人理解的黑暗,當你處在無力吶喊的泥沼,或許孩子們的歌聲會從內心深處響起,給你力量。




生活自有其冰冷的一面,但也有溫暖存在,人生並不完美,但走下去總會遇見光。




資料來源:無聲合唱團公眾號


王二喜公號


空藝術|李博專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讀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偏偏《風味人間》火了?
所有人都勸你生孩子,卻沒人敢告訴你這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TAG:一讀 |